当前位置:

小学生“桃园结义”是“导演”缺位的模仿秀

来源:红网 作者:徐甫祥 编辑:刘艳秋 2015-05-26 00:07:33
时刻新闻
—分享—

  5月23日,重庆市合川区某小学的四名小学生模仿大人喝酒结拜的场景,偷拿出家里的白酒搞兄弟结拜仪式,一男孩喝下三杯白酒后昏迷不醒,所幸被民警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5月25日新华网)
  
  “三国演义”里的“桃园三结义”,是流传至今的经典情节。如今,这一幕在不过十来岁的四名小学生中另类上演,却直让人心里五味杂陈:大口的饮酒、豪爽的结义,在孩子们对古代偶像人物童真似的膜拜背后,是孩提时代本能的崇拜、模仿行为?还是缘于当今良莠不齐的影视剧中人或社会人耳濡目染下的扭曲冲动?抑或是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对某种需求的渴望?
  
  十来岁的孩子,正是做梦的年纪,更是模仿秀的舞台。从模仿家里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邻居的大爷大妈、叔叔阿姨,学校的老师同学,再到荧屏上的影视剧人物。可以这样说,孩子们模仿的对象,都是他们梦想中的未来的自己。从心理学的角度诠释:模仿即为梦想的现实,梦想则是模仿的放飞。
  
  至于孩子们的模仿是否有利于自身的成长,那就与模仿的榜样息息相关了:四名小学生的“桃园结义”,显然有着三国中人及梁山好汉的影子;前不久,四川攀枝花一个两岁的男孩饮酒而亡,更是与现场的酗酒场面及家长的纵容脱不开干系。从某种角度上说,希望孩子们今后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们或老师们首先就应该是这样的人:习惯于乱扔垃圾的母亲,教不出恪守社会公德的孩子;动辄体罚、羞辱同学的老师,无法想象他的学生会开朗阳光。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这个道理。
  
  说起四个孩子的“桃园结义”,不能不提到影视剧的导向作用。一部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其渲染的价值取向以及剧中人的一颦一笑,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绝对不可小觑。我们常常在大街小巷中看到孩子们扮演剧中人物、模仿剧中情节的游戏,或许可以印证这种影响力的存在。因此,从有利于孩子们的成长着眼,一方面期待有责任感的影视剧编剧及导演们,创作出更多更适合孩子们的优秀作品,另一方面提示我们,影视剧分级的事应该提上议事日程了。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孩子们鉴赏能力的局限,他们学习模仿的,往往是表皮上的东西。譬如,三国演义中的桃园结义,或许是前人驰骋疆场前的豪情迸发。但孩子们的童稚思维却显然无法进入其间。他们所能记住的,更多的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还有就是那冲天一拜。这时候,如果没有家长或老师的谆谆诱导,孩子们的模仿秀就会沿着他们自身设定的轨迹上演,正如这四个孩子一般。我们看到,在整个事情发生的前前后后,没有人注意到四个孩子过分亲热的蹊跷之处;亦没有人去作适时的诱导;更没有人告诉他们:小孩子结拜兄弟为什么不合适,喝酒的危害性又在哪里。所以,成人“导演”的缺位,是孩子们演绎“桃园结义”现实版的重要原因。
  
  据悉,那位因结拜喝酒而至昏迷的男孩,性格阳光,成绩优良,只是有点贪玩。或许因为贪玩的天性,使四个孩子走到了一起。这本身并不奇怪,但好到结拜兄弟的程度,就一定有原因了。笔者注意到:四个孩子中就有三个孩子没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属于典型的“隔代抚养”。父母在孩子身边的长期“缺位”,或多或少会造成孩子们的“亲情饥渴感”,而他们热衷于结拜兄弟的行为,实际上在其中寄托着对亲情的一种补偿。由此看来,孩子们对亲情的渴求,以及缺失“导演”的模仿欲,上演了这场差点喝出人命的“桃园四结义”。
  
  孩子虽小,亦有自己的世界。模仿和梦想,亲情与关爱,虽然不是孩子们的专利,但却是他们柔软内心最为渴求的期盼。期待家长及老师们,以及影视剧的创作、表演艺术家们,能够更多的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到孩子们的身上,并以自身的表率作用,成为孩子们模仿的最好样板。
  
  文/徐甫祥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徐甫祥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05/26/368889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