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家长来说,“陪读”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汇。为了孩子辞去工作,为了孩子买房又卖房,甚至是为了孩子从一个城市搬到另一个城市……这不,因为陪读的家长越来越多,西安竟然出现了一个“陪读村”,让人惊讶,更发人深思。
不管是辞职还是买房卖房,亦或是城市迁徙,家长们想尽一切办法去“陪读”的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学习,能在“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中取得好成绩,进而有个好前程。显然,在我们口口声声喊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成绩依然是评价学生好坏,甚至是决定学生前途的重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在某种意义上说,成绩好就等于好学校,就等于好未来。
如此“唯成绩是举”的“戒尺”不仅仅打在了学生和家长们的“身上”,更打在了“素质教育”的脸上。在笔者看来,新闻中的“陪读村”说白了就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是一枚彻头彻尾的应试教育下的“怪蛋”。在应试教育的“统治”下,家长“变着法儿”的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考出好成绩。而学生们,在成绩的压迫和父母的“呵护”下,磨去了棱角,失去了自理能力,成为了学习的“机器”和成绩的“奴隶”。
显然,在应试教育下,“素质教育”是也只能是一句口号而已。应试教育不除,类似新闻中的“奇葩”现象就不会绝迹。这就要求教育部门要彻底改变应试教育制度,从体制、机制上突破教育改革的瓶颈,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走出“重分数,轻能力”的窠臼,家长和学生才能真正摆脱成绩的束缚,收获更多的人生乐趣。
文/费罗杰
来源:红网
作者:费罗杰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