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淡化“官念”请从正确的称谓开始

来源:红网 作者:王传合 编辑:夏熊飞 实习编辑 林旻煜 2016-11-03 00:02:46
时刻新闻
—分享—

  东北某市一场表彰会上,领导桌上一人一瓶矿泉水,获奖者席位上则是空荡荡。一瓶矿泉水,折射出一个地区无处不在的“官本位”意识。在东北不少地级市,局下面的科长都叫“处长”,某某市办公室非要叫办公厅,而且还冠冕堂皇地印到名片上,生怕对方把自己看低了。(11月2日《人民日报》)

  说道“官本位”思想,很多人都深恶痛绝。这种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的价值观,折射出的是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意识。比如说职务称谓,现在很多地方,把科长叫成“处长”、把副职喊成正职的现象,大家已经是司空见惯。平民百姓之所以这样做,或许是出于对官员的尊敬和自然习惯。而那些身处官场的人这样做,很明显是“官本位”思想在作祟。有的人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权、地位,视为自己的既得利益,这种特权思想,是“官本位”得以盛行的重要原因。

  在革命战争年代,战友之间、上下级之间,除了相互称为同志,就是直呼其名,即使称呼职务,也是严格按照所担任职务称呼,根本不存在把科长叫成“处长”、副职喊成正职的现象。就是现在,也有很多地方保留了这种好的习惯。前几年笔者去西南某市出差,拜会地方政府部门几位领导,对方作自我介绍时职务分明,这位是某局长、某副局长、某副主任,这令笔者颇为感慨。

  其实,无论是上下级之间,还是同事之间,称呼官衔未尝不可,只是有一点要清楚,职务不是用来体现“官本位”的,也不是用来显摆的东西。这种把职务官衔当作体现个人身份和地位的标志,以官阶定尊卑、高低的行为,既助长了“万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的意识,也反映出以“官”为本的价值取向。

  如此一来,不仅造成职务称谓的混乱,最重要的是,很可能会淡化广大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从而给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淡化“官本位”思想,首先应从直呼官衔头衔开始,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淡化“官本位”意识,从而营造良好健康的政治乃至社会生态。

  文/王传合

来源:红网

作者:王传合

编辑:夏熊飞 实习编辑 林旻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11/03/412472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