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大楼挂企业牌,多名官员在内兼职,既当政府官员,又任企业高管,左手反特权,右手拿特权,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连云港市连云区党政机关多名官员在挂牌企业担任重要职务,不仅涉嫌违反法规制度,更是告诉我们权力从来就不会乖乖关进笼子里。只有打掉狡兔三窟,铲除掩护特权的“土围子”,让行政权力运行在阳光下,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权力才会真正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资料显示,海发公司是经连云港市人民政府批准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是连云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连云港市东部城区开发建设载体。受连云港市政府和连云港市国资委委托,由连云区政府代行出资人职能。公司董事长和经理分别由区政府有关负责人担任,董事及监事由区政府工作人员担任。作为融资平台,该公司主要代建政府的一些公益设施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党政官员不得在经济实体中兼职。为此中央曾三令五申,明查暗访,严令不许。2004年5月,中纪委、中组部下发通知,要求全国开展公务员在企业兼职的清理工作。该通知称,中央明确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不得在各类经济实体中兼职。十年来,中央不断地清理公务员在企业任职(兼职)。连云港市政府和连云港市国资委竟敢公然顶风出资组建国有独资公司,而且还是区委书记方韬任集团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区常务副区长万宝平则担任公司总经理,董事及监事由区政府工作人员担任。政府和公司就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不出事才怪了。
党政官员为什么不得在经济实体中兼职?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官员们无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手中都掌控着一定的行政资源,左手反特权,右手拿特权、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特殊身份,尤其是“为确保资金的安全和资产保值增值”,政府官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中,难免不越位,难免不藏私心,甚至干脆就偏袒自己所兼职的企业,只为企业利益着想。特别是当行政权力与所在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难免不动用手中权力为所在企业谋利益,甚至是直接干预和操控企业,牟取个人利益,导致滋生腐败,市场竞争失去公平秩序,社会将丧失公平正义。
李克强总理在谈及政府机构简政放权时指出,如果说机构改革是政府内部权力的优化配置,那么转变职能则是厘清和理顺政府与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说白了,就是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政府管住、管好它应该管的事。”政府官员兼任企业高管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说到底还是以权谋私的“官本位”思想使然。其实,兼职只不过是个幌子,根本还是想掩盖“捞一把”的手,让贪腐恶行合理化罢了。
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了,政企分开日益成为越来越紧迫的时代要求。官场连接市场,政府服务经济,要有一套制度机制约束,更要始于官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真正甩开膀子弯下腰埋头苦干,努力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而不是政企不分,头戴几顶帽子,用权力干预经营,插手市场,牟取私利,当市场经济的绊脚石。
文/徐云鹏
来源:红网
作者:徐云鹏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