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居民的增加,城市各项服务业渐现紧张,特别是学校就成了教育的稀缺资源。于是,为能入学尤其是进入较好的学校,走关系、开后门、拼爹上学现象凸现,实乃“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为缓解学生入学压力,规范招生行为,杜绝“拼爹上学”的现象,安庆市教育局决定,义务段公办学校全部实行划片免试就地入学。这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对号入座”,对此市民表示欢迎。而且,该市教育局为将此政策落到实处,将切实执行“四公开”的阳光招生政策,约谈各区教育局局长,层层签订“责任书”,足见其规范义务段招生行为的心之迫切,决心之大。
就各地以往的情况看,基层学校也希望招生市场规范,希望各校皆能按照要求遵守规定,但实际上依然乱象丛生,混乱不堪。这除了部分学校自身的问题外,上级个别领导不守规定,绕不过情面随意开口子、递条子是其主要原因。学生要到“好”的学校读书,千方百计找关系、套近乎,以为“领导”就是“救命稻草”,把“领导”作为找关系的目标。于是,“领导”抹不开情面,就以侄子、孙子要读书为理由,向学校递条子、打电话。学校处于两难境地,最终只好无奈地放弃了原则,选择了领导的“面子”。
还好,为吸取教训,安庆市教育局开了个好头。该教育局要求“把口子扎紧”,相关负责人“不接一张条子,不打一声招呼,不开一个口子”,而且安庆市政府也成立了“全市义务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为规范招生行为助力。
“教育公平”是一个颇受热议的话题,稍有不慎,“教育公平”就会被玷污,学校、政府就会被“诟病”。那么,具体到学校招生,何以体现“教育公平”?一是招生学校要以“平等”之心对待一切,严格按照要求办,做一个“铁面包公”。二是教育系列的上级有关领导,也包括其他领导要带头遵守规定,率先垂范,正直无私,不成被拼之“爹”。第三,社会、政府要严厉打击。不仅要制定细致的“处罚细则”,更要将其落到实处。对违反规定者,要“铁面无私”,不讲情面,处理要从重从快,绝不姑息。
招生行为亟需规范,收生乱象急需杜绝。要“规范”,要“杜绝”,需要大家大家都讲原则,大家都自觉努力。惟其如此,家长才不会“担心”,“拼爹上学”之乱象才会消失。
文/蒋延彬
来源:红网
作者:蒋延彬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