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官员“失踪”刺痛了谁的神经

来源:红网 作者:李敏 编辑:叶鹏 2013-07-26 00:12:23
时刻新闻
—分享—
  7月24日,广东省深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发布消息称,深圳市南山区原政协主席温玲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被调查期间私自出境至今未归。目前温玲已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违纪所得被收缴。而在此前,广州市花都区政协主席王雁威已“失踪”50天、湖南省醴陵市王仙镇财政所前所长邓元华已“失踪”超20天……(7月25日新华网)
  
  提及官员离奇失踪,人们想到的无非两点:一是官员因个人问题被相关部门秘密带走接受调查,二是官员携个人所得非法利益潜逃他乡。第一种“失踪”方式会随着时间的流转而重现官员真身,第二种“失踪”方式则让官员信息石沉大海,才是名副其实的失踪。不管是何种“失踪”方式,总会在社会上掀起阵阵波澜,引起社会一片舆论。
  
  官员为何会玩失踪,为何会放着国家工资待遇不要而踏上异国他乡的道路?因为他们在任期间获得了大于国家工资待遇无数倍的好处,他们已经背上国家法律制裁的荆棘,当有了“失踪”的本钱,存在“失踪”的紧迫性,再不主动“失踪”就会成为被动“失踪”。
  
  官员“失踪”刺痛了制度的神经。不管是官员正常“失踪”还是非正常“失踪”,首先就给制度提出了严厉的拷问。制度要存在漏洞或者执行上的空白才会让官员有机可乘、有空可钻、有路可走。公民想要的结果是“提前斩”而不是“事后奏”,当官员违法外逃“失踪”几十天,相关部门再来个亡羊补牢,以免除职务、开除党籍为补救措施又有何用?外逃者依然潇洒,受害者一如痛苦,此类安慰不能平复公民的愤怒之心。制度的作用亟需发挥,要让官员在规矩之内方圆行事,如此才能保证行能端、思能正。
  
  官员“失踪”刺痛了监管的神经。官员失踪外逃,不管速度何其快、护照何其多、借口如何找,监管不得力仍是原因之一。当官员以生病等借口提出休假时,假期的审批如何获得;当官员拿出各地护照时,护照办理的途径又是怎样?面对官员,部分行政单位看“面子”不看“实质”,看“权力”不看“后果”,就让官员有了外逃的良机。同时,相关部门不能从可疑的休假或者短暂离岗中及时发现问题,不能对可疑人员进行有效监控,进而导致问题官员一飞了之,落下个“失踪”的后果。
  
  官员“失踪”刺痛了群众的神经。群众是一切贪官污吏背后的直接受害者,是这些社会蛀虫的营养液。当这些“失踪”官员背着群众的血汗就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销声匿迹了,谁能不痛心?当大多数人创造的财富被少数人窃取,谁都想探个究竟、问个明白。话说群众享有知晓权、监督权,可面对官员“失踪”,官方给出的答案竟是“不便透露”,还得请官方在问题官员“失踪”刺痛群众神经的基础上,不要再以一句“不变透露”火上浇油。
  
  解决官员“失踪”问题还得深挖细掘,如何杜绝官员“失踪”行为还得另作他究,防止官员“失踪”形成连锁反应还需再作考量。
  
  文/李敏

来源:红网

作者:李敏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7/26/309063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