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一出,出题者成为众矢之的。但是,笔者认为,这道题折射出的不仅是出题者的,更重要的是曝露出孩子家长的在教育上的失误。因为对小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不是提出的问题,而是对问题的回答。换句话说,污染孩子纯净心灵的不是出题者,而是答题者,是那些回答妥帖的父母。
新闻里,同学们的答案看上去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但基本上是一个调调,套话对官腔,因为答题的基本上都是家长。一群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过来的人,推杯换盏、你来我往惯了的人,说套话、大话、官话就像喝水一样熟练。
笔者认为,出题者并无多大的过错。“社会”无处不在,不管出题者出不出这道题,孩子们都难以躲避现实世界的残酷。也许学校和家庭是避风港,却不能被当作象牙塔。孩子们不可能绝缘于社会。学校、家庭、邻里,无一不是“社会”。身在社会之中,便不可能与社会的黑暗丑恶隔绝。
然而,新闻里的家长们的引导恰恰带来了负面影响。他们把自己在酒饭桌上的那一套作为答案,无异于直接告诉他们“这样做是正确的”,“今后这么做就对了”。给孩子留下坏的暗示。不仅没有充分引导孩子自由发挥,培养开放性思维的能力。而是给出一个自己的惯性经验,把成人世界那千篇一律的官腔,加加诸到到孩子的世界。
从童年到成年,是小孩心理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父母和老师往健康向上的一面引导,那么塑造出的孩子也更健康。相反的,如果往反的方向引,结果也会相反。
其实,在孩子这个年纪,他们有自己对事物美丑的判断。与成人视角,不一样的是,他们看到的是更原始的东西。越长大,这种原始也越来越虚弱。在成人的世界打滚,价值观、是非观都被同化、被腐蚀。然而,如今父母们把他们自己被腐蚀的价值观灌输到下一代身上,这是把孩子往歧路上引。
进入社会的父母,其价值观多已被所物质捆绑,那又何必让下一代在如此稚嫩的时候,就将自己的价值判断捆绑起来。不管出题者的意图是什么,答题的人心里应该有一杆秤。是非对错,如何回答才会对孩子最好,才是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
文/朱艳
来源:红网
作者:朱艳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