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高职,家长之所以“不买账”,并不只是面子在作祟,或者说,面子在作祟,也只是一个诱因,根本因素是,高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专,其学历,明显低于本科。而这一个档次之差,往往让他们的孩子,在学有所成之后,却根本无法跨越学历这一道门槛。但是,如果我们只从市场末端考虑就业结果,那么,高职学生的就业,却是三本学生乃至二本学生根本无法比拟的。据7月3日《中国青年报》报道,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他们的就业率,据统计,已经仅次于985高校的毕业生了。如此良好的就业局面,为什么却使得许多家长“不买账”呢?事实上,家长对职业院校的不买账,在中学的升学阶段,就已经表露无遗。中学升学考虑中,哪怕他的孩子,离高中的录取分数相差几十分甚至上百分,家长们也会想方设法让孩子读高中。读不了重点读普通,读不了普通读民办,或者直接采取曲线救考的方式,读艺术。
家长们如此固执,首先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心理使然。他们错误地理解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内涵,认为只有读上大学,才是真正的有出息。在这一层面中,这些家长,与新闻中的那名赵女士的心理,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我们还应该从另一个层面去思考这个问题。
可以说,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他们在考虑就业时,还是比较现实的。那么,面对高职院校如此火爆的就业态势,家长们的“不买账”,还是有着更深的因素,那就是,用人单位乃至我们整个社会的学历歧视。这一点,只要我们关注过招聘启事,就会略知一二。许多用人单位,根本不考虑自己所提供的岗位的实质,“起步价”就是“本科以上学历”,稍微好一点的,那至少是“硕士以上”了。这样的现象,已经走向了极端,门卫也必须是本科以上学历,在今天看来,完全不是笑话。
这种唯学历是求的用人理念,显然会造成巨大的人才浪费,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家长对高职院校的看法。但是,短时间内,我们又不太可能纠正这样一种用人理念,那么,提高职业教育的档次呢?在扩招的形势之下,三本的成了二本,二本的成了一本,那么,我们为什么就不能让职业教育也这样水涨船高呢?教育部食品药品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李华荣就一直在关注职业教育。他说:“高职教育一直存在结构比例需要调整的问题。”而高等职业教育比例却没有相应提高,其结果就是,造成了本专科比例、专业结构比例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中职学生上升通道不畅通。提升职业院校的本科比例,满足社会对学历的认可,这未必能够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不过,能够获得社会的“认账”再进一步得到家长的“买账”,这也会倒逼我们的职业教育迈上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对社会而言,对家庭而言,这比许多华而不实的本科,要好得多。
文/范德洲
来源:红网
作者:范德洲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