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县造节办晚会,贫困县无疑应该反思。本来就相当贫乏的资金,却不用于改善民生,理应受到口诛笔伐。然而仔细一想,贫困县造节办晚会实在是有难言之隐,而最该反思的显然不是贫困县。
什么是贫困县,笔者理解有两层意思:一是财政很穷,二是官员很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穷则思变,财政穷就要想办法让财政富起来。如何让财政富起来呢?靠项目不行,贫困县很不容易拿到项目;靠招商引资不行,贫困县没有资源优势;靠人脉关系不行,愿意结交“穷亲”的毕竟少之又少。那要靠什么呢?靠吸引上级领导注意力。如何吸引上级领导注意力?靠造节办晚会。只要善于造节办晚会,只要请得来大腕明星,贫困县有名气了,领导重视了,也就财源滚滚了,还愁什么财政穷?
中国人站起来了,还想富起来。官员也要养家糊口,官员穷肯定想跑。往哪儿跑呢?一是往富裕的地方跑,摘掉“穷官员”的帽子,让家里人生活得好一些;二是往上跑,千方百计算计着升迁。而不管怎么跑,不管往哪儿跑,“上面”没有人,一切成虚幻。如何才能跑得动、跑得快、爬得高,吸引上级领导注意力是一条捷径。如何吸引上级领导注意力?这就如同“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造节办晚会、贫困县有名气、领导一重视、官员就升迁……
造节办晚会一举两得——财政富了、官员升了,贫困县怎不趋之若鹜?正因如此,应该借助五部门“提倡节俭办晚会”的东风,一方面严厉整治贫困县造节办晚会;另一方面从制度上建章立制,形成扶助贫困县的长效机制。贫困县“脱贫”,如果依靠的是“吸引上级领导注意力”,这不是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举,也不可能让贫困县真正“脱贫”。
贫困县造节办晚会,最该反思的是谁,答案已经不言自明——“上级领导”。有多少“上级领导”关注过贫困县造节办晚会?有多少“上级领导”因为贫困县造节办晚会而让贫困县“脱贫”?有多少“上级领导”对贫困县造节办晚会情有独钟?只有把诸如此类的问题搞清楚、解决好,贫困县造节办晚会才有可能销声匿迹、寿终正寝。
文/毛开云
来源:红网
作者:毛开云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