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不时能听到有公务员抱怨工作考核及升迁压力大,感叹“如今的公务员不再好当”。现在,“惠州3名派出所所长自称压力过大口头请辞”无疑再一次佐证了上述抱怨,这多少能够矫正公众对于公务员工作状态的“刻板印象”。应该说,相较于以往“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一天”,提高公务员的工作强度与压力指数是有好处的,3名派出所所长由此口头请辞也未必是件坏事。
事实上,公务员如今对于“压力大、责任重”的抱怨,恰恰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以往那种过度清闲状态的不合理性。以惠阳公安系统为例,按照内部人士的说法,两年前,惠阳区公安派出所所长还是“香饽饽”,“很多派出所副所长、教导员都争着当所长。”但去年“三打”以来,派出所所长一职逐渐失去吸引力。“现在有所长职位空缺时,竞争者明显减少了很多。”可见,惠阳公安系统今天的压力正源自于以往的不作为,同时,这也不免令人担忧,等到“三打”一结束,相关压力会否又随之消失?
此外,我们还有必要搞清楚,“压力大、责任重”究竟是政府体系的普遍现象,还是公安、城管等部门的特殊情况;究竟是全体公职人员压力都大,还是只是底层僚属独自在忍受?否则,单纯抱怨“压力上大”或者臆想“悠闲自在”,都将是片面而矫情的。
平心而论,从世界范围看,公务员并非什么令人艳羡的“好工作”,在美欧等发达国家,公务员的职场美誉度普遍处在中等偏下位置。换言之,像中国这样公务员“幸福指数排名第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全民国考”反倒不是什么正常现象,既容易滋生官僚主义,也妨碍到人力资源流向创新领域。相反,提高公务员的工作压力,形成一种“有进有出”的局面,将有助于打破那种一旦进入体制就开始“等老”的陈旧思维。相比那些“混日子”的庸官、昏官,经得起“高压测试”的人,想必也更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意愿。
更何况,仅仅因为少数几个所长的口头辞职,就断定公务员吸引力在下降,本身就有失偏颇。事实上,那些口头辞职的所长也并非是要离开公职系统,譬如,潘耿忠就将会“继续留在警队工作”。因此,当公务员还附加着许多“职业特权”,社会尚无法平视它时,淡看“3所长请辞”背后的“压力山大说”,或许不失为一种理性的态度。
文/王垚烽
来源:红网
作者:王垚烽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