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保障记者采访权,有利于谣言自灭

来源:红网 作者:柏文学 编辑:叶鹏 2013-09-03 00:29:23
时刻新闻
—分享—
  8月15日,山西省原平市十几名城管围着一商户拳打脚踢,将对方腿打折后才罢休。事件发生后,受害商户被家属送往医院治疗。8月28日上午,山西科教频道记者来到医院了解情况时,却被原平市新闻办主任连推带拉“阻挠”采访,这位主任检查了记者证件后叫他们回去单位,这一要求被记者拒绝,随后即大骂记者:“你看你们多么的猖狂!”(9月1日《山西科教频道》
  
  围观改变中国,网络改变围观,谣言改变网络。漫天飞舞的谣言,侵害网络信息的可信度,甚至毁了网络信息平台的公信,让“改变”走上歧途。最近,整治网络谣言、惩罚谣言始作俑者,值得肯定。最好,这要成为网络管理的日常工作规范。但是难以否认,很多谣言的滋生,并非出于故意惑众,或从中谋取暴利,而是大众对事件的关切,对真相的猜测,以及信息传播中的变异。
  
  与其说“不明真相的群众”,不如说“群众不明真相”。与其说“谣言止于智者”,不如说“谣言止于真相”。事实胜于雄辩,真相胜于谣言。在真相面前,谣言不攻自破,不堪一击。所以,防止谣言横行的最根本办法,是尽可能全面且快捷地公开事件真相。
  
  公开事件真相,需要政府给力。作为社会生活的管理者、组织者,政府掌握着最多的信息资源和事件真相。但是,政府也不是万能的,全面快捷公开事件真相,政府也会无能为力。同时,很多事件的性质,与政府职责乃至利益,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为了利益,出于本能,政府偶尔也难以客观准确地公告真相。
  
  因此,公开事件真相,需要媒体给力。媒体作为事件利益无关者,作为独立第三方,比较容易定位到中立的立场状态,比较容易做到客观准确地表述事件状态、过程及其来龙去脉。在政府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的讲话和记者采写的报道之间,如有不一致之处,人们更多会采信记者采写的报道。虽然不能说,没有媒体就没有真相,但是可以说,媒体能够提供更多的真相。
  
  所以,保障记者采访权,不但有利于披露事件真相,有利于大众的知情权,也有利于谣言自灭。回到本文开头的新闻引子,可以认为,原平市新闻办主任连推带拉“阻挠”记者采访,性质是什么呢?是侵犯记者的采访权,践踏大众的知情权,不利于披露事件真相,有利于“谣言”风生水起。很自然,你为什么不让采访?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这事件被你掩盖了什么情节?大众就会去想象,而想象的未必符合客观实际,那就在“谣言”之列了。
  
  最后,公开事件真相,需要法律给力。法律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就要保障媒体的采访权。就要立法禁止一切阻扰记者采访的行为,并给予辱骂、殴打记者的行为,以及抢夺采访器材、销毁采访内容的行为,以必要的、严肃的法律惩罚。
  
  文/柏文学

来源:红网

作者:柏文学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9/03/313266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