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浙大教师在教师节“名利双收”,既获得浙大“老师中的老师”之美誉,又喜得100万巨额奖金。这份荣誉和奖励不仅属于姚缨英、张振跃老师,而且属于所有专注教学服务、热爱学生的高校老师。其实,“心平奖”评选客观上助推了大学价值观多元化,释放出高校利好讯息。
中国的大学体制脱胎于前苏联,不管是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对老师的要求主要看科研成果,尤其体现在评职称和与之配套的薪资待遇上,老师科研做的大,论文发的多、档次高,不仅决定老师能否在高校立足,更关乎老师能否发展的好。在这一学术至尊的背景之下,科研做的好的大学老师才能评上教授,才能担任重要学术机构和协会要职。除此之外,很多著名大学有“研而优则仕”的惯例,科研做的好,是当系领导、院领导乃至校领导的必要条件。由此可见,中国大学的主流价值观还是科研第一。
科研至上的价值观对中国大学没有什么不好,但如果做过了,则容易伤害大学教学学生、培养人才的另一存在价值。看今日之中国,几乎所有高校都把建一流研究型大学作为发展目标,发论文数量档次指标化,评职称论文要求指标化,薪资待遇与科研成果直接挂钩,为了个人生存和发展,还有多少大学教授哪怕吧40%的精力花在本科生教学上?还有多少导师真正把心思花在培养自己所带的研究生博士生上?还有多少大学老师真心钻研教学艺术让学生学的更好?还有多少老师把教学备课看的和写论文钻研发论文评职称一样重要?
少,实在是少,所以才显得“教书育人”价值观在高校校园的弥足轻重。其实,“教书育人”的价值观不应成为“科研至上”价值观的陪衬,更不应成为后者的牺牲品。我们的大学为什么不追求“科研”和“教学”的有机平衡?大学老师即便为了生存和发展,也不能全然不把心思放到教学上啊;我们的高校在职称评定、薪资标准上能否在某种意义上实现“科研”和“教学”的正向平衡呢?科研做的好的高校老师,为什么不多花点心思用于培养人才,以便自己的科研能力能无限扩散代代传承呢?钱学森在美国读书时以科研能力超强而著称,可是回到中国后,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公开发表的“重大科研成果”,可是他把大量精力投于教学之中,为国家培养出大批尖端导弹人才。其实在浙大,“研教双馨”的老师并不鲜见,如叶高翔(原浙大老师)、郑强(原浙大老师)、邵剑,这些老师不管科研管理工作多忙,依然热心本科教学,定期为全校学生做讲座指导学生成长,因此深受广大浙大学生喜爱。
浙大作为国内科研能力最强的大学之一,肯花巨资、给高荣誉给专注教学的普通老师,客观上助推了大学价值观的多元化,这样的做法值得在各高校大力推广、广泛宣传,我们也乐于看到更多这样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我们更希望看到中国大学“教学科研并重价值观”的早日回归。
文/程振伟
来源:红网
作者:程振伟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