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学如何跳出轻视教学的怪圈

来源:红网 作者:李思辉 编辑:叶鹏 2013-09-13 23:52:57
时刻新闻
—分享—
  《新京报》报道说,9月10日,浙江大学教师节典礼上,该校两位教授因长年坚持在本科生教学一线、并受到全校师生的广泛认可,每人获得了“浙江大学心平奖教金”100万元的奖励。乍看这则新闻,不免有些纳闷:老师给学生上课不是天经地义的吗,“坚持上课”用得着重奖吗?但是如果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稍加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能够沉下心来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大学教授的确稀缺。
  
  时下,活跃在大学讲台上的多半是青年教师,但凡稍有教学经验、学术造诣者,要么承接科研项目,彻底脱离教学岗位,要么把主要精力用在科研上,无暇顾及学生。这样一来,本该大师云集、思想荟萃的大学课堂,就成了大学条块化分工中的末流,凄凄惨惨戚戚的所在。于是,大学的教学质量就与其科研成果产出逐步割裂,甚至有成反比的趋向。这或许正是中国的大学培养不出大师的现实根源之一。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关键是评价体系出了问题。一些大学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主要以科研成绩、论文数量、项目收益为标准,教学往往不被真正看重。与之相对应的是教师的职称评定、奖金发放、评优评先也都以科研产出为圭臬,有项目、有论文,上课马马虎虎,或者不上课,照样能评上教授;课上得再好,没有搞到项目、没发表足够的论文也不受待见。这样的评价体系,如何能调动教师用心上课的积极性,如何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不光是学校内部的评价体系有问题,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方法也不科学。很多时候,教育部门、有关机构对大学的评价、排序,遵循的也是“科研重于教学”的逻辑。这样做尽管有一定的客观原因——教学质量是隐性的,难以量化;科研成果是显性的,便于统计,但它终归是违科学的。“科研至上,教学为末”,偏执一端的政绩指挥棒,只能把大学指向一个危险的境地:大学披着高等学府的外衣,拖着纯粹科研机构的躯体,教授成了“研究员”,本科生成了“高中后”,研究生成了“勤杂工”,博士生成了“地摊货”。社会批评大学培养不出人才,学校嗲怪学生学风不正,学生抱怨学校不重视教学,大师只能发出一声叹惋,却又难奈它何。
  
  要改变大学“重科研轻教学”的痼疾,一方面须从顶层设计上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教学是高校教师的首要任务”,这就是一个明确的定位。教育部门理应敦促大学更加明晰其任务是教学和科研,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割裂和偏废。大学对教师的考评体系要逐步改革,缩小教学的收益与项目的收益的差距,让一线受欢迎的教授比跑项目进钱的教授更受尊重;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也当看重教学质量、人才产出,而非简单的以科研成果的多寡来肤浅衡量。
  
  再进一步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的旧思想已经过时,求真务实才是硬道理,中国的大学不必都力图办成研究单位。有条件的话,结合自身实际,建成专门大学、职业大学,像黄炎培先生说的那样,“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这比敷衍教学使学生“一毕业就失业”的半调子“科研型大学”要有水平、上档次得多。
  
  文/李思辉

来源:红网

作者:李思辉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9/14/314443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