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每逢此时,探亲访友、礼尚往来,自古有之。但不知从何时开始,这一象征着团圆美满的佳节变了味,逐渐演变成了滋生歪风邪气和腐败现象的载体和温床。少数单位和党员干部为了维系所谓的关系网、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利用传统佳节的机会,不择手段地大肆行贿送礼,不仅玷污了“中秋”的圣洁,更严重败坏了党风民风,广大人民群众反响强烈。
对此,党中央早就高度关注。自8月21日以来,中纪委结合实际情况接连三次发出了“要坚决刹住中秋节、国庆节公款礼”的禁令,随后又在网上公布了中秋违纪违规送礼举报电话。8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又再次强调:“中秋节、国庆节就要到了,要坚决刹住公款送节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过一个风清气正的节日。”党中央如此高度关注今年中秋佳节的干部作风和社会风气问题,并且出台如此严厉的禁令此前绝无仅有。既然如此,严令之下为何还有“企业礼单秘密”?
其一,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不到位。少数党员干部视中央八项规定和反对“四风”精神为耳旁风,执行起来走过场,根本没有将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以至于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以至于违纪违规送礼、收礼现象依然。
其二,领导干部没有做好表率。中央八项规定和反对“四风”精神的主要对象是领导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自觉带头抵制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拒绝一切利用节假日名义的送礼行为,将一切送礼之人全部挡在门外,让送礼之人无处可送。反之,公款送礼之风必然屡禁不止、屡打不绝。
其三,监管乏力。严令之下,送礼现象并未绝迹,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监管缺失,查处乏力。狠刹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要强化监督检查,做到不护短、敢于正风肃纪。对那些顶风违纪的党员干部要从重从严查处,绝不姑息,让那些收受礼物之人和公款送礼之人既不敢收礼也不敢送礼。否则,再多的禁令也只能成为一纸空文,严令之下还会有更多的“秘密”。
文/徐友才
来源:红网
作者:徐友才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