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督导重在巩固“保质期”

来源:红网 作者:谭浩俊 编辑:叶鹏 2013-09-25 20:29:07
时刻新闻
—分享—
  截至今年底,我国30多万所中小学均将配置“挂牌”责任督学,他们将承担起监督、指导的责任,对学校的招生、管理、课程设置、师德建设以及学生减负等问题进行经常性督导。(9月24日《新京报》)
  
  督导,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在我国很多领域,都有类似教育督导这样的督导制度,如环保督导、土地督导、规划督导等。但从督导的效果来看,有的领域比较明显,有的领域则形同虚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虎头蛇尾,试点和制度刚刚建立时,效果很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督导也就成了摆设了,没有足够的“保质期”。
  
  从教育督导来看,重庆、湖南、山东潍坊等地的试点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不仅督出了办学过程中的许多违规问题,使教育的投诉率大大下降,而且督出了许多安全隐患,维护了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但是,这样的督导到底能在多长时间内保持,多长时间内不变质,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督导从总体上讲,是一件“得罪”人的事。如果督导者是一名认真负责的人,自然能够保持督导的“新鲜感”,能够一直坚持认真督导下去。但是,也不是所有督导人员都能一直这样负责下去,一直坚持铁面无私。特别当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时,能否还能坚持督下去,就成了一个问题。
  
  要知道,像环保、土地、规划等下督一级的督导,都会在地方政府的压力和利诱下,最终变成摆设,教育督导这种平级督导,或者说是交叉督导,能否真正督好,对督导人员来说,确实是一种考验。
  
  比较理想的做法是,还是要在已经退休的、且在教育岗位上敢于执言的老教师和老教育工作者中选择督导员,而且,有关方面要给他们赋予足够的督导权。一旦出现打击报复督导人员的现象,相关部门也要及时介入,对有关人员予以严肃处理,给督导人员撑腰,为督导人员打气。
  
  同时,督导人员也不能完全依靠个人到学校查看,还要广泛听取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见,并依据他们提供的线索,再到相关学校暗访。只有这样,督导的效果才能更好。当然,一旦发现督导人员不负责任的现象,有关方面也要毫不犹豫地将其换掉。
  
  在此教育行政部门会不会站在自身利益的角度,如升学率等,对督导人员在对教师补课、学校延长教学时间、学生分班等方面给督导人员施加压力,也是督导过程中必须认真预防和解决的问题。
  
  总之,对教育进行督导,是一件值得推广的事。但要将这件好事真正做好,就必须提高督导的效果,确保督导的“保质期”。
  
  文/谭浩俊

来源:红网

作者:谭浩俊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9/26/315430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