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卒子也应该别别马腿”,这话说得好!别看是区区小卒,一旦别上了“马腿”,即便是千里马,也是寸步难行。而小卒子一旦过了“河”,更是可以无所畏惧,横冲直撞,连“车”也要怕它三分,就是“老将”,也会被逼得走投无路。有时一盘棋的胜负,还真取决于一个小小的“卒”子,其作用显然是轻视不得的。
古往今来,有无数坚持正义的“小人物”,作出了令人赞叹、广为传颂的事情。清代咸丰年间被人称为“戏子”的刘赶三就是其中之一。当时,科考舞弊已司空见惯,刘赶三据此编成一出大戏,在北京的阜成园公开演出。由于剧情直击当下时弊,遂在整个京城引起轰动性的效果,并由此揭开了著名的“咸丰戊午科场大案”的盖子,朝廷迅速查处,最后受到惩处的官员和有关人员一共91名。其中斩立决者5人,被发配者3人,先是被发配后准捐输赎罪者7人,革职者7人,降级使用者16人,罚俸者38人,被罚停会试或者革去举人名分者13人,死于大牢中者2人。从某种意义上完全可以说,这些平日里不是举人就是官员的大人物都是被这颗不起眼的“小卒”断送了辉煌的前程。
由此联想到如今正在全党深入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面对生活中的一些暗流逆礁,面对那些“将”、“马”、“车”、“炮”等“大人物”身上的问题,面对个别党组织或党员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如果我们每个公民都甘当尽职的“小卒”,敢于毫不畏惧地冲上去别一别“马腿”,如实地反映出来,就有利于对干部进行教育提醒,也有利于对严重问题进行查处,更有利于对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还有利于对不正之风滋生土壤从根本上消除。如果我们都敢于别害群之马的“马腿”,不正之风虽不可以说扫除殆尽,但至少可以说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则是指日可待。
作为共产党人,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在落实“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时,除自身进行严格剖析外,还应该坚持开门搞活动,主动征求群众意见,鼓励众多的“小卒”讲实情、说真话、别“马腿”、过“界河”。对敢于别“马腿”的“小卒”,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因被“别”而受到党纪政纪处理的领导干部,绝对不能对“小卒”怀恨在心,也不能“秋后算帐”,更不能打击报复,而应该给予充分肯定,表示衷心感谢,并由此而警醒,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文/袁文良
来源:红网
作者:袁文良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