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稳中求进中体现湖南作为

来源:红网 作者:彭石头 编辑:刘飞越 2013-10-11 12:06:18
时刻新闻
—分享—
  10月8日开始,省内主要媒体都在显著版面和时段推出《科学发展观在湖南的认识与实践》专题,每天一个主题,全面阐释、解读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推进“四化两型”、实现“两个加快”上所形成的认识和实践成果。
  
  犹如花信风,每年10月前后推出的大型理论专题报道《科学发展观在湖南的认识与实践》又与读者见面了,到今年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已经形成了理论宣传的品牌,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具有良好的口碑。以10日的报道专题《全力以赴稳增长、守底线、促发展——在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上的认识和实践》为例,既体现了中央“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又反映了湖南“转型、融合、提升”的要求,可以说是把中央“天线”与湖南“地气”完美融合的一个范本,专家看了不觉得浅,普通读者不感到深,让读者看到了湖南省委、省政府在落实中央“稳中求进”指导思想中的“湖南作为”,既量力而行,又努力而为,体现了清醒的执政自觉、科学的执政思维以及高超的执政能力。
  
  首先是对形势的判断把握得准。形势判断的准确与否,对于规避风险、把握机遇意义重大。领导,就是正确分析形势、拿出应对之策。做到这一点,前提是对当前国际国内省内形势的清醒认识。总体看,目前国际经济错综复杂,寒意袭人,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后遗症还在不同程度存在,全球经济复苏步伐缓慢。中国前些年高速发展的步伐明显慢了下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峰会上所说的,上半年7.6%的增长率确实是多年来罕见的。在这种情势下,稳住是第一位的任务。稳住的实质,就是要求发展不停顿。因此,对国际国内宏观形势的把握,对省委省政府一班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可喜的是,在认真领会中央精神的基础上,湖南明白了所处的时代方位。
  
  其次是对省情的认识把握得深。现在就怕那种领导干部“情况不明决心大、能力不强胆子大”,不顾自己的实际铺摊子。放眼全球,世界主要大国日子都不好过;放眼全国,湖南经济发展的压力更加明显。地域上不占优势,一产业过重,二产业偏弱,三产业偏低,这是湖南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在宏观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还可以勉强度日,到了经济收缩的时候,首当其冲的就是钢铁、冶金这些传统产业。可以说,谁来湖南当这个家都不好当。如何把握中央的稳中求进,对湖南而言,就是把压力变为动力,在稳字中站稳脚跟,在进字中找准方向。可喜的是,在准确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湖南明白了自己的短处所在。要知道,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再次是对发展的运筹把握得好。明白了处境,搞清了家底,自然而然就会提出对策。湖南省委省政府把抓重点、破难题、补短板作为实现稳中求进的着力点,应该说找准了主攻方向。抓重点就是要保运行,保持企业的正常运转。破难题,就是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比如产业结构不优的问题、“三农”不强的问题、民生建设不硬的问题等等。补短板,就是哪里不行补哪里,补齐“项目偏少特别是重大项目偏少”的短板,补齐“开放型经济总量不大、主体不强、发展不快”的短板,补齐“经济发展环境不优”的短板。
  
  可以说,这篇专题报道以及其他系列专题对于帮助全省干部群众准确了解当前形势,正确领会省委意图,明确前行方向,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把思想和行动更好地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上来,在坚定信心中奋力前行,为实现湖南的“两个率先”、“两个加快”贡献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来源:红网

作者:彭石头

编辑:刘飞越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10/11/316589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