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改革方案中,英语分值在高考中的权重大幅度降低,加之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能考两次并可用最好成绩计算,这样一来,在高考中“举足轻重”的英语科目不再“强势”,这不知道要让多少英语成绩好指望其拉分的学生黯然伤神。当然,相反那些为英语成绩担心的学生则会欢呼雀跃。
幸好,新方案并非马上实施,而是设置了三年缓冲期。有了这宝贵的三年过渡期,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就有了较长的调适时间,从而保证教学实现平稳过渡,不至于因为招生规则突然改变,让一部分人遭受不公。出台改革方案的教育主管部门审慎决策,值得称赞。
但不管怎么理性小心,怎么考虑周全,对于高考方案来说,如何都难做到完完全全的公平。即便有三年的政策过渡期,但像小郭那样未雨绸缪只为在高考中拉分而拼命学英语的人,也会因付出过多的成本而受到伤害。成本,不仅是13年来流逝于学英语上的周末假日,也不仅是耗费在辅导班上的高昂学费,还有本该拥有却永不会再有的童年快乐。高考大幅度降低英语分值,对部分家长来说,也无异于一场教育“投机”的重大失败。
反而观之,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未必不体现公平。比如,那些身处偏僻农村的孩子,有多少人能在幼儿园或者小学接受正规的英语教育呢?家长缺乏英语方面的知识,学校没有高水平的老师,课外也没可供补习的辅导班。农村孩子在高考其他科目中,并不输给城市孩子,但英语明显处于劣势。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在高考中的差距,通过英语分数即可精准暴露。
大幅度降低英语分值,对农村孩子可能是喜讯,但对那些像小郭一样为英语付出很多的城市孩子,却是糟糕透顶的消息。这未尝不令我们心痛,这些城市孩子,为了能在中考、高考中胜出,在本该玩耍的时间和年龄,却被大人的意志所裹挟,去学习一门应付考试的课程。城市孩子,的确有农村孩子不可企及的各种优势资源,有高素质的家长,有优秀的老师,有先进的教育设施,但这一切的“好”,说不定反而成为他们成长或幸福的枷锁。
在这样一个素质教育不彰,唯分数至上的教育大环境下,太多孩子,不管来自城市,还是乡村,皆在对分数自觉而不自觉的追逐中迷失了自己,在应试教育的苦海中丧失了美好的童年和青春,没有了欢快笑颜和快乐回忆。这,既是我们教育的失败,更是我们做家长的失职。我们也许要反思,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们本不必紧紧追随“高考方案”这一指挥棒,不必为了分数劳心伤神,而应当勇敢的追随孩子的兴趣和内心。
文/张梁
来源:红网
作者:张梁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