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用电话可以失宠,服务意识不能休眠

来源:红网 作者:晴川 编辑:艾伦 2013-11-18 00:05:00
时刻新闻
—分享—
  “手机时代”来临,曾经风光无限的公共电话亭逐渐被人们视而不见,有的已沦为摆设,有的损坏严重、贴满“牛皮癣”。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北京市公用电话终端全年普通通信服务拨叫次数约4000万次、总通话时长约26000万分钟。这意味着每部话机平均每天约被使用2.8次,共计约18.2分钟。24小时内,98.7%的时间公用电话亭处于“孤寂”状态。(11月17日《人民日报》)
  
  公用电话之所以失宠,原因无非三个:其一,使用不方便。要打电话,非得专门办理一张IC卡。这在公用电话是主要选择或者主要的通信方式时自然可以,但随着手机的普及,其因为操作繁琐等使得人们不得不放弃。而且,IC卡还有有效期,过期作废,就造成了个人的资费浪费。其二,设置不科学。目前很多地方,城市繁华地段多,偏僻地方少,不想用的总在眼前晃悠,想用的又急寻不得。其三,资费不合理。如今手机通话费用已经够低,但公用电话费用却没有下降。即便资费相差无几,也很难吸引人们首选公用电话。
  
  当然,公用电话功能落后也是一个方面。据此,有人希望把公用电话亭升级换代成多媒体电话亭,以此来吸引顾客。这是个思路,但如此一来,公用电话就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公用电话了。电话就是电话,如果承载诸如上网、缴费、查询等多媒体服务厅的功能,就有鹊巢鸠占之嫌。而科技更新是如此之快,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华丽是华丽,但注定很快过时,过多投入反而造成新的资源浪费。何况,这些功能,对于只是打电话或者不会使用者来说,就变成了一道智力考题,这是不是一种变相拒绝?
  
  公用电话作为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和报刊亭一样,其本身就是一种城市文化,一道亮丽风景。即便通信业发达的今天,依然存在市场,有刚需,甚至在某些地方某些场合某些时候,还发挥着重要的救急功能。这也是美国、欧洲等通信业尤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城市中依然还布满着公用电话亭的原因。社会效益至上,才没有让他们犯傻到随便取消。
  
  公用电话可以失宠,服务意识不能休眠。因此,就眼下而言,一要摸准目标人群。了解公用电话到底是什么人在用,并因人设亭,比如学校、医院、公园、车站、农民工集聚地等可多设,市区繁华地段则可少设,避免资源闲置;二要删繁就简,在技术上多做改进。比如,取消IC卡,改成投币或者实现多卡合一。正如银行取款,输入密码就能实现通话,保证通畅率而不是因为操作复杂繁琐吓退不会使用者;三要降低公用电话资费。操作简单方便了,费用又低,自然就会对顾客产生吸引力。这方面,日本的“看广告之后免费通话”值得借鉴,既能保证运营商的成本回收,也凸显了公用电话的公益属性;不仅激活了公用电话市场,避免了浪费,更赢得了民心。
  
  文/晴川

来源:红网

作者:晴川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11/18/319996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