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们终要学会与“大妈们”和平相处

来源:红网 作者:王垚烽 编辑:艾伦 2013-11-21 00:03:45
时刻新闻
—分享—
  江苏泰州某小区的业主,遭广场舞骚扰,痛苦不堪。一业主说,她因车位被占,临时在小区外空地边上停车,结果被大妈们贴条“锻炼重地,请勿停车”,还用宽胶带糊在车上,难以清理。据悉,社区曾为大妈们划定专门的跳舞空地,但大妈们表示,跳舞的人都有自己的圈子,换个地方很难融入。(11月19日《现代快报》)
  
  自从南京市民彭宇多年前那“惊世一扶”,在中国饱享了几千年尊崇的老年人的地位开始发生动摇,而之后发生的一系列涉“老”丑闻,无论是诬陷好心搀扶者,还是公交上要座不成就坐女孩大腿,以及如今闹得沸沸扬扬的广场舞冲突,一而再、再而三地将老年人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时间,“为老不尊、倚老卖老”的指责之声铺天盖地,更有甚者,抬起了枪、放出了狗、扔下了粪便,大有不将你们这帮老头老太掀翻制服决不罢休之势。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泰州大妈此次的贴条行为被赋予了某种反抗色彩,甚至媒体还为其拟制了一个极具倾向性的标题:广场舞大妈“出手”了。只是,这种你进一寸、我进一尺,针尖对麦芒的方式不仅无助于矛盾的解决,相反,只会进一步加深本已存在的代际隔阂。
  
  不可否认,在一系列涉及老年人的负面事件中,当事人的某些做法的确令人愤懑,我们也有必要通过法律的形式对其加以限制甚至惩罚,但与此同时,也应该警惕并回避另一种苗头,既借这些个案大加发挥,对老年人整体形象进行污名化。要知道,讹人索座的老人毕竟只是极少数,正如有论者指出的那样:不是老年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事实上,每个时代、不同年龄段都有这类漠视公德、自私无耻之徒,刻意将他们与“老年人”捆绑在一起,割裂其与之前人生的联系,不说是别有用心,起码也是以偏概全、不当总结。
  
  更何况,诸如大声说话、结群跳舞等外人眼中的“陋习”,有不少是因为特殊的成长环境与时代特征所致。之所以以前这样的事情不多见,很重要的一点在于,那时候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还没有现在那么高,作为弱势与“小众”,他们的言行基本上处于公共视野之外。而随着中国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庞大的人口基数令老年人的一举一动都被放置于媒体的聚光灯下仔细打量。而片面权利意识的觉醒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化着这场“两代人的战争”。
  
  问题是,反感归反感,我们毕竟与老年人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终要学会与“大妈们”和平相处。为什么我们能够宽容下一代的种种“叛逆行为”,却一刻不能忍受“上一代人”的“陋习”呢?客观地讲,多数老年人也并非一成不变,在舆论的引导下,许多广场舞大妈都有所收敛。但要想完全适应新时代的公德标准,显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作为晚辈,我们能不能多一些耐心,哪怕只有我们对自己下一代的一半?
  
  文/王垚烽

来源:红网

作者:王垚烽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11/21/320350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