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把手分权改革须用好“三把尺”

来源:红网 作者:谭卓尧 编辑:易木 2013-12-06 00:05:28
时刻新闻
—分享—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三中全会《决定》解读之五,就如何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做出解读。文章中称,要适当分解主要领导干部权力和责任,按照分工负责原则来确定主要领导干部分管的事项、掌握的权力以及应负的责任。(12月5日新华网)
  
  《决定》再次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近年来,各级政府在一把手分权改革方面做了很多探索,产生了积极效果。从2003年开始,浙江省磐安县率先探索政府部门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财、物工作,持续9年不断完善。2010年以来,重庆南川区对全区各部门领导班子的权力分工进行改革,构建了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2013年10月,曲阜市67个市直部门和12个镇街的一把手签署《授权委托书》,广泛存在多年的一把手直管方式在曲阜将不复存在。
  
  关于一把手分权改革探索,笔者认为须用好“三把尺”。
  
  用好“管与不管”这把尺。
  
  “管”与”不管”,是辩证的,亦是动态的。用好“管与不管”这把尺,各一把手首先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分权”不是“夺权”,“不直管”不是“不管”,更不是“全管”,根据自身实际,把握好这个尺度很关键。改革以来,在中央以及一些地方层面上,一把手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得到了整体性的解决,但在不少地方,尤其是在基层,这个问题不但未能解决,反而愈演愈烈。目前我国已经步入改革“深水区”,用好“管与不管”这把尺,让一把手负有更为重要的领导和监督责任,“管”住“管”好,将有利于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有利于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用好“约束激励”这把尺。
  
  相互约束,才能保证权力不“出轨”,相互激励,才能保证权力最大限度的发挥效能。为一把手分权,须用好“约束激励”这把尺,想成相互督促、相互勉励、相互竞争的工作氛围,把为民服务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首先,要有压力。不管是“被分权”的一把手,还是“被增权”的副职,都要有压力意识。副职要给自己施压,把工作做好抓实。其次,要有效力意识。分权形成的效力机制,打破了原有权力结构模式,将更有利于促进阳光政府建设。一把手有更多时间组织决策,提高了必要的会审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和可操作性。最后,要把相互约束落到实处。分权改变了原有权利的运行模式,不管是一把手、副职还是其他班子成员都要高度重视,互相帮助、互相约束、互相激励。
  
  用好“透明监督”这把尺。
  
  权力只有在阳光下运行,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为人民服务的效能。首先要做到阳光透明,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证群众的知情权,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其次,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由“监督老大难”变为“老大监督不难”,解决“权力一把抓、决策一言堂、花钱一支笔”等问题,一把手要扮演好“战略家”的角色。最后,分管领导要砥砺自身,其他班子成员也要鼎力相助,扮演好“战术家”的角色。切实增强了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自我监督和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形成了“人人接受监督,人人自觉监督”的氛围,有效推进了廉政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用好“三把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分权、制约和监督协调机制。扎紧制度的“篱笆”,督促他们更好地正确行使权力、发挥主要领导的作用,稳步推进改革,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文/谭卓尧

来源:红网

作者:谭卓尧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12/06/321774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