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词汇该如何翻译,这两天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新四六级得翻译者得天下,火药不是TNT,指南针不是GPS,月饼也不是pizzayue,四大发明更不是starfarming。以我的经验看,这些名词确实是有些难度的。其实,这些词汇也不见得有多难,只是它们几乎很少在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场合出现,学生们接触的少了,于是有了一种陌生感。且不说是英文了,就算以中文形式出现的“古典词汇”,还有多少在学生脑海里存留?从这点上来看,传统文化入选英语考题,以一种似带有“逼迫”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其不可谓不是用心良苦。
长期以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呈现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景象。一边是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孔子课堂在世界五大洲的120个国家和地区开枝散叶,一边是提笔忘字,错字连篇的尴尬频现。此外,重英语轻传统文化,已成了一个十分普遍的的现象。譬如,珠算从课本中删除,不少大学语文课从必修变成选修……笔者所在大学,每天晨读的学生大部分读的是英语,几乎很少听到还有人去读古典诗词歌赋的。
在这个意义上,传统文化入选英语考题之举,似乎在启示我们:学习“有用”的英语,并不意味忽略同样有用的传统文化。中西并举,学会以文化融合的视角对待英语学习,无论在英语学习的效益上,还是扩展文化的影响力上,可能会更有意义。
然而,除了以语言考试的“强力”推动传统文化的学习之外,难道就别无它途?事实上,此次四六级英语考试改革只是开了个好头。更多的途径仍等着我们去寻觅,比如,能否在英语教学中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比例,如何消除传统文化的“陈旧感”、“枯燥感”总之,不能让“传统文化”成为一次考试的吐槽点后,又没了关注。
文/郑硕
来源:红网
作者:郑硕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