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申请低保是权利而非“添麻烦”

来源:红网 作者:张楠之 编辑:易木 2013-12-17 00:02:51
时刻新闻
—分享—
  “井底人”王秀青在接受央视《面对面》采访时称,他从来没有主动申请过农村低保。在被问及问什么不去申请时,王秀青表示老是找政府给别人添不少麻烦,“我感觉我没本事,给政府带来很不体面。我媳妇就说:别找了,别给政府添麻烦。”(12月16日央广网)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探索建立城市低保制度,到1999年9月底,全国668个城市1638个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镇已经全部建立了低保制度。2003年,在城市低保制度取得重大突破后,民政部开始重新部署农村低保制度的建设工作。如今,城乡困难群众已基本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
  
  虽然实现了基本全覆盖,但有的人却不愿领或不好意思去申领,因为,在很多人看来,申请低保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他们的逻辑是:申请低保意味着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经济困难意味着收入水平低,收入水平低意味着工作能力弱,而工作能力弱又往往与“没本事”联系在一起。所以,不仅一些收入条件好的人看不起拿低保的人,一些满足低保条件的人,也会认为申请低保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
  
  当然,这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从积极的一面来看,也有激励低收入者努力奋斗以改变现状的作用。但是,对于很多低收入者来说,这种状况的改变并不容易。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之所以收入低,是有其客观原因的——要么是自身存在身体方面的重大残疾,没有劳动能力;要么是自己和家人遭遇某种重大变故,短时间内甚至长时间内无法翻身;要么是劳动技能缺乏,无论获得收入较高的工作机会。
  
  即使是那些劳动技能极度缺乏的人,即很多人眼里的“没本事”的人,他们的境遇也不能全怪他们自己,因为,他们可能小时候缺少上学读书的机会,也可能因为生于偏远之地而没有接触新事物掌握新技能的机会等等。而且,即使是真的是因为“没本事”,但他们的“没本事”已经是既成事实,他们仍然有获得基本生活保障的权利。这一权利是否能够享有,只与其收入水平有关,而与其他任何因素都无关。
  
  王秀清因为不想给政府添麻烦,因为不想给政府带来不体面,因为感觉自己没本事,而不去申请农村低保,这只能说明他很善良。对“没本事”的羞愧感,促使他在北京的井下居住了十余年,不靠天不靠地,而是靠自己的劳动挣钱,养家,这份自强不息的精神,值得人们尊重。
  
  申不申请低保,是王秀清们的自由,不申请低保,而是努力靠自己的劳动吃饭,这样的精神值得提倡,但是,对于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如果够了申请低保的条件,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公众等仍然应该鼓励他们去申请。因为,那是他们的权利。他们是在主张和享受权利,而不是在给谁添麻烦。
  
  享受低保是王秀清们应该享有的权利,是这个社会给予弱势群体、困难群体的一点帮助。这份帮助虽然不大,但却可能在稍微改善其家庭生活的基础之上,使其获得发展某种劳动技能的机会,以摆脱目前的困境。而这,也正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的最终目的。
  
  文/张楠之

来源:红网

作者:张楠之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12/17/322704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