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治“生态”若烹小鲜

来源:红网 作者:代斌 编辑:易木 2013-12-18 15:09:51
时刻新闻
—分享—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屡次提出与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再次成为热点,深刻反映了党中央着眼维护广大人民最根本的利益,维护中华民族的长久利益,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和决心。老子在《道德经》中云:“治大国,若烹小鲜。”针对生态文明这样的“小鲜”,也应像做一道新鲜菜肴一样,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消极怠慢。有所为,有所不为,让生态文明在既定的规则下自发地良性运转,最终达到“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的至高境界。
  
  “厚德载雾,自强不吸”,大范围的雾霾,植被的破坏,水体的污染,砷、镉、铅等重金属污染事故频发……从以上这些现实层面来观察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策与举措,其针对性和指导性更为凸显,笔者结合烹饪的“形色香味”四个方面得到一些启示。
  
  “形”即制度保证。全会首次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全会指出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从源头、过程、后果的全过程,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成及改革方向、重点任务。这实际上就是运用科学发展的思路创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必将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的形成。
  
  “色”即生态颜色。造型别致、做工精巧的食物能吸引人,这是第一印象。生态文明的色,便是绿色。选择“绿”还是“黑”,关乎亿万群众与子孙后代的福祉。绿色才能养眼清心,首先,这亟需全人类树立绿色先行、保护优先,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其次,要将绿色推广成为贴近生活的颜色,逐步推广绿色建筑、绿色能源,推行绿色生活与消费模式,发展绿色经济,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以“绿色”取代“黑色与灰色”。
  
  “香”即环境质量。美丽中国,需要健康呼吸。呼吸最洁净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产生活,这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把发展生态经济特别是循环经济摆上重要的位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结合各地的产业基础和环境功能,不断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快高耗能、高污染型产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转变,让香沁入每个人的心田。
  
  “味”即效果检测。玉盘珍馐最终要通过味蕾的鉴定才叫做真正的美味,生态环境建设亦如此。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变现有的“唯GDP至上”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评价体系,把单纯的强制性环境约束指标转变为有效衡量生态文明发展的考核标准。这一顶层设计吹响的集结号将带动全社会加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其次,味道好不好,百姓最具有发言权。百姓认可了,才是真正的“美味佳肴”。百姓生活在天蓝水清草绿的美丽中国之际,便是中央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之时。
  
  唐玄宗注:“烹小鲜者,不可挠,喻理大国者,不可烦。”“小鲜”的形成,需要掌勺者、需要好帮手、更需要好的食客。我们共同期待:美丽中国这个梦实现的那一天!
  
  文/代斌

来源:红网

作者:代斌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12/18/322897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