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福建省长乐市一送葬队伍走出家门口,这支送葬队伍竟然长达两公里多。不用去现场感受,光“两公里”这个数字就足以让人惊讶不已了。沿海地区丧事的大操大办现象由来已久,早有耳闻。然而,此次的新闻曝光还是让人不禁瞠目。丧事的大操大办早已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攀比之风,富裕的,不富裕的都被强卷进去,难以自拔。不仅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大办丧事的家属也苦不堪言。在这样一场攀比中,没有赢家,都是输家。
这股攀比之风,究其本质,无非是一套成功的评价体系在运作。什么是成功?对于这些被裹挟进这个评价体系的人来说,就是赚了大钱。为什么要大操大办丧事?因为那能证明自己有钱,证明自己是事业有成的。在这种攀比中,丧事已经很大的丧失了其本来的意味,成为了展示财富的舞台。
这个评价体系是如此强大,它完全成为了一套脱离个人意志而独立运行的社会系统,就像科幻片里那些有人类创造,却最终摆脱人类控制,甚至摆布人类的计算机系统。有钱的人享受那些想象中炫耀背后的羡慕和夸赞,没钱的人打肿脸充胖子,却没有半点勇气跳出这个评价体系。就像曾经的中国人少有敢于不让闺女缠足者,现在人们也没有勇气去承受身后的说长道短。可笑的是,那些在背后说长道短的人也因此苦不堪言。这是一个可怕的圈,每个人都在这个圈里挣扎,为这个评价体系而活。
这个评价体系的强大,不仅仅因为它已成为一种传统,还因为中国社会对成功的评价体系向来单一。传统的力量虽然强大,但是假若成功的评价标准多元化,让人们可以有多种选择,甚至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对成功的定义,那人们就有勇气跳出自己不认同的评价体系,找到同道中人,融入那个圈子。人毕竟是社会的人,没有自己的圈子,孤军奋战,有几人能坚持?
比尔·盖茨近日接受采访时呼吁中国的富人多做慈善,因为他认为中国缺乏系统性慈善行为。他点中了问题的症结。
尽管目前中国有不少富人在做慈善,但是出于一时的善心和公关目的的居多,少有持之以恒者。中国的慈善一直都仰赖富人自发的善心,因为中国社会缺乏一种系统,即将慈善活动作为个人社会价值、个人成功评价标准的系统。倘若,有越来越多的富人认同这一评价标准,那么慈善活动就会蔚然成风,而铺张浪费的斗富攀比就会越来越少。
对于成功的评价标准,有人认为是财富的多少,有人认为是贡献的大小,有人认为是学识的深浅,有人认为人生境界的高低。我们应欢迎多元的标准,尊重他人的选择。多元的评价体系可以让每个人自由的发展,而不是被裹挟进单一的体系里,不能自拔。
文/江郎才
来源:红网
作者:江郎才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