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父爱的缺失非常普遍,原本为了通过明星真人秀来引起广大群众的共鸣,共同关注父爱缺失问题,没想到,却连真实参加的人都没有真正的做到回归父爱。这回我们不禁要问,爸爸真的去哪了?
湖南卫视火爆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目的本是为了让一直忙于事业的父亲多陪陪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多关注自己的孩子。随着爸爸去哪的爆红,参加的明星爸爸也爆红,张亮就是其中之一,这位中国首席男模一举成为众女生心中的男神,事业蒸蒸日上。然而,这样的相伴旅行却成了一时的行为,随着节目的结束,我们发现,爸爸们并没有从这次旅行中真正明白陪陪孩子的意义,而是节目的火爆使得爸爸们更加的忙碌,陪孩子的时间更少。张亮的工作愈加频繁,本该除了走T台就是家庭的时间,现在却被各种有关孩子教育的节目邀请做嘉宾、出国拍戏等活动占用,这就导致陪孩子的时间愈发减少。
然而,中国古语有“男主外,女主内”的说法,认为女人就是相夫教子,教育孩子的责任在于女方,家庭生活的水平应看男方,男方应主要赚钱养家。这种观点让父亲成为了养育孩子的局外人,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容易导致孩子出现内心软弱,易被欺骗的性格。父亲是形成子女性格气质的重要因素,父亲作为家庭的支柱、孩子成长的重要源泉,包含着巨大的坚强因素,孩子是否稳重,是否理智,这都要看父亲对于孩子成长的参与度。
其实早年各国就发现了父爱缺失的问题,并做出了硬性规定。1985年美国建立了“全国父亲网络”,并逐渐发展成“父亲支持计划”,以此来加强对父亲的指导和培训,提升父教的能力。而瑞典在1995年实施的《父亲法》就规定,父亲在孩子出生后须请假30天照顾妻子和孩子,如果不这样做,他将不能享受国家补贴的一个月的薪水。2006年起,美国计划每一年都将留出一部分资金来给这个项目提供支持。这些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为“父爱缺失”这一事实起到缓解作用。
因此,作为未来花朵的他们应健康成长,我们不能让一个父亲的陪伴只是一个形式,走个过场便预示着结束,而应该真正的将父爱的重要性铭记心中,也许,我们可以试着学习美国瑞典,通过制度来改变社会风气,让我们再也不会问“爸爸去哪了?”
文/谢梦洁
来源:红网
作者:谢梦洁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