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用创新引领博物馆更好地发挥文化功能

来源:红网 作者:王江涛 编辑:刘艳秋 2014-05-19 00:05:10
时刻新闻
—分享—
  5月18日,是第38个“国际博物馆日”,根据文化部日前发布的统计公报,截至2013年底,我国免费开放的博物馆达2780个,占全部统计博物馆数量的80%。我国的博物馆事业随着近年来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视,尤其是全国自上而下对非遗项目的大力支持,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风貌。
  
  作为一种担负着文化保护和文化教育等多重属性的文化事业,博物馆的繁荣以及其文化功能的实现,对整个社会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的培育,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需要看到的是,当前的各类博物馆中,有的存在着质量较低,参观人数较少的问题,有的则管理失序,功能发挥不足,影响着其文化功能的实现。
  
  以博物馆质量为例,今年4月初,国家文物局发布了《民办博物馆规范化建设评估报告》,报告显示,本次参评的来自全国21个省份的418家博物馆,合格率仅为13.6%,不足两成,其中,登记属性混乱和资产来源不清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作为文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博物馆有着类型丰富,专门化程度高等特点,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财政支持,在规模上相对较小,很多民办博物馆需要靠收取一定门票维持运转。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导致了许多博物馆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尤其是2008年以来,国家对公立博物馆实行了免费开放政策,部分民办博物馆的发展受到了更大的挑战。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故宫博物馆以及各省级博物馆为代表的大型博物馆,由于馆藏文物相对较多,级别较高,加上不收费或门票甚低,总是在节假日期间出现游客爆满的情况。以故宫为例,每逢假日,必定出现人山人海的场景。如何协调游客观赏意愿与观赏体验之间的关系,对博物馆进行有效的管理,成为摆在这些单位面前的一个不小的问题。
  
  按照国际上的定义,博物馆应该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机构。其公益性和文化教育意义是源概念本身所包含的,也是这一行业发展的核心价值。因此,无论是民办博物馆的困境,还是大型博物馆的困扰,只有坚持从博物馆自身的职能和责任的角度,对其进行创新管理,才能更好地实现功能。
  
  就实力不足的博物馆,可以由政府出面对其进行必要的资金支持,或者推动合并、重组,改变单一经营管理理念,将文化职能和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结合,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对于实力较强的博物馆来说,根据旅游节点的客流量特征对门票派发方式进行调整,于管理博物馆之外,创造更多方式,普及和宣传文化,或许是可以尝试的举措。
  
  近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称,故宫票务改革方案已上报发改委,淡季两天“免费日”方案及单日内不同时段票价不同的单日内限流试行方案等,有可能在近期向公众发布。而创新博物馆改革方案,以更好地发挥文化功能,就是要呼唤有更多这样的“新”举措,助力文化事业实现更好地发展。
  
  文/王江涛

来源:红网

作者:王江涛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5/19/335304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