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破大庆人“就业拼爹”思维靠人更要靠制度

来源:红网 作者:晴川 编辑:刘艳秋 2014-05-21 00:03:33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期,上市公司中石油旗下最大的、最“古老”的油田公司——大庆油田出台新招工政策:老职工的子女如毕业于“二本”非石油专业或“三本”将无法直接“接班”,而要通过考试。此政策出台之后,部分职工及其子女近千人集体表示反对。(5月20日《新京报》)
  
  一个文明法治的和谐社会,必须畅通用人机制,双向选择应是常态。单纯看,千人反对考试显然是“就业拼爹”。在一个崇尚公平竞争的时代,如果因为身份原因而不能获得平等就业机会,又如何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这也是引发舆论几乎一边倒质疑的原因。然而,“接班制度”毕竟是历史的产物,沿袭已久,陡然打破,必然要引发种种社会矛盾。因而,要完美化解,还需循序渐进,而非一刀切。这需要有足够智慧。
  
  仔细分析,“就业拼爹”的最大障碍,来自长期奋战在油田的父辈们。所以,做好老职工的思想工作,至关重要。从历史来说,他们为祖国石油事业真是“奉献了自己献青春,奉献了青春献子孙”,功不可没,但更要让他们看到,这种“就业拼爹”在现实中的危害,培养他们的大局观念,让他们逐步摈弃陈旧的、不科学的用人思想和意识。同时,要充分调动年轻人的积极性。不仅要让他们看到现实中通过自我奋斗改变自身命运的鲜活案例,更要让他们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父辈如此在意工作世袭,根本还是对子女未来的担心,因此,子女的成绩,就是对父辈身份意识的最好回应。
  
  当然,破除“就业拼爹”,最重要的还是要从制度层面着手,修改和完善当前社会中不合理的规则。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扫除身份障碍的要求,也是对“奋斗决定命运”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巩固和壮大。具体到实践上,一方面可以通过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尽量做到社会福利等待遇的平衡。当石油工人不再是香饽饽,而只是普通的工作,吸引力自然会减少。另一方面,外单位对石油工人子女聘用上不妨多一些政策性倾斜,如此,必然会有更多有志青年走向外面的世界,从而通过自己的奋斗拥有更精彩的人生。
  
  一个社会人,自身奋斗总斗不过一个“好爸爸”,这是可怕的,甚至是致命的。因此,打破身份藩篱,消除“阶层固化”带给人们的焦虑,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和谐的必要基础。从根本上说,一切与制度、观念和文化相抵牾的陈旧思想,都必须尽力铲除或抑制。尤其像大庆油田子女就业这种涉及人事制度的改革,因为涉及多方利益纠葛,可谓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一个典型样板。如何权衡利弊,找到理性平衡点?这是中国社会改革发展必须要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如何走得稳准狠?这不仅考验我们的勇气和决心,更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
  
  文/晴川

来源:红网

作者:晴川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5/21/335496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