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治堵狠招能否换来明天的“不堵”人生

来源:红网 作者:陈小二 编辑:夏熊飞 实习生 肖博峰 2014-08-27 00:03:35
时刻新闻
—分享—
  一直试图以经济手段治理交通拥堵的深圳市准备再出“狠招”——8月21日下午,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就“路外停车场停车调节费征收方案”举行公众听证会。“停车调节费”是深圳市为治理交通拥堵而新设立的一项行政事业性收费。(8月25日《中国青年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汽车保有量在不断增加。看看我们周围,生活条件稍微好点的家庭,基本都配备了小汽车,有的家庭还不止一辆,夫妻俩一人一辆的情况也很普遍。不过,这样的汽车发展,给环境、交通、物流、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带来了巨大压力,可以说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与市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城市治堵势在必行。
  
  然而,任何建立在收费基础上的治堵,无疑都会引发巨大的争议,此次深圳的治堵方案就是如此。此次深圳治堵听证的方案有两个,方案一,只在每天7点到21点征收停车调节费,每半小时6元;方案二,全天征收停车调节费,每半小时5元。但不管实行是哪一种方案,一天下来停车费都将破百,这对普通的工薪层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最关键的问题是,由于深圳市中心房价过高,年轻人往往都在郊区买房,可在这么高的停车费面前,想必年轻人会重新选择坐公交上班,这样就给原本沉重的公交增加更大的压力,年轻人要么选择负担沉重的“停车费”,要么选择上下班路上更挤、更疲劳的生活,这显然不是城市发展的终极目的。
  
  因此,人们质疑这样的听证方案,是以收费代替管理的思维,是一种懒政。不能像上海这样,为治堵多年来一直在拍卖车牌,据说从1994年实施号牌拍卖至今,上海汽车号牌收入有300亿元左右。可对于这笔可观的收入,到底多少用于发展公共交通,至今仍然是一笔糊涂账。最关键的是,上海市民至今还在忍受堵车之困。
  
  收费、治堵,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市民并不反对,甚至举双手双脚赞同。谁不希望一出门就是一马平川,谁喜欢将生命耗费在无意义的堵车上。但是,我们希望,任何一次关于治堵的方案,都能做到足够公开、透明、多样化。不能只有两种选择——贵,或者更贵。当然,我们更希望听到为何这样“贵”的理由,以及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能否将收取的高额治堵费用完全还之于民,专款专用改善交通状况,而不只是增添一笔地方财政收入。
  
  例如新加坡为治堵一直在收高额的“治堵费”,一张车牌的拍卖价格甚至高达30万元。但是,新加坡将这笔钱完全用于了公用交通建设,因此人们非议甚少。目前,新加坡地铁是世界上最为发达、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之一,当地专家认为,随着地铁线路的不断增加和延长,在减少交通压力的同时,也会鼓励更多的驾车者自动放弃或者减少开车的次数。
  
  另一方面,新加坡非常注重对城市进行整体规划,他们在城市郊区建立起了庞大的住宅区,住宅区里商场、医院、学校应有尽有,吸引市民入住,所以许多新加坡人平时就在郊区生活,直到周末才“进城”,城市自然也就不会堵。
  
  治堵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涉及城市规划、公共交通道路建设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议题,甚至与政府的公开透明程度密切相关,而不是一个单纯的“涨价”问题。我们中国人隐忍善良,不怕为了日后的幸福生活忍耐几年苦日子,但我们害怕即使今天节衣缩食、勒紧裤腰带交出了巨额的治堵费,也换不到明天一本明白的治堵账本,换不来用治堵费搭建起发达的城市交通,换不了未来子孙后代的不堵人生。
  
  文/陈小二

来源:红网

作者:陈小二

编辑:夏熊飞 实习生 肖博峰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8/27/344979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