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文化公园园内的汉城景点,1987年建成开放。为仿汉代建筑,由宫殿区、市井区和后花园三大部分组成,旨在展现汉代社会风貌,是广州市公园著名景点之一。近些年,随着文化娱乐生活的日趋多元化,参观游客日益减少,景观区长期闲置。于是,2005年,汉城被房屋鉴定部门安全鉴定为“严重损坏房”,意见为“修缮处理”。尽管有记者调查,披露了一些情况,但文化公园对外出租还是出乎正常逻辑之外,疑点重重。
疑点一,这个房屋鉴定部门是哪个部门,不妨说出来。疑点二,对汉城景点的维修升级改造,为什么不在2005年就开始,而是拖到2010年?疑点三,项目公开招租后承租方施工的图纸应该是经过双方同意,才可以进行施工。而园方在巡查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在在损坏原建筑及改变建筑格局的行为,先后7次发出整改通知,却没有效果,这个承租方为什么这么强硬?大有鸠占雀巢,喧宾夺主的势头,看来来头不小。
疑点四,如果说来头不小,园方也不敢停水停电和责令其停止一切施工,这又让人看不明白了。疑点五,既然承租方违约,为什么园方不马上收回场地,还园于民,而是要等到2015年6月30日合同期满后?疑点六,2011年7月,荔湾区规划、城管等部门到场查看汉城建筑内部情况,并表示已对其进行严密监控,会继续跟进处理。为什么过了3年了,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这重重疑点都不符合正常逻辑,也超出普通人的思维和想象,需要政府成立专项调查组进行深入调查,把文化公园出租汉城的真相告诉公众,揭开重重疑点。同时,对于媒体报道的文化公园园中院内的珍宝文物,包括荔枝女雕塑、汉白玉美人鱼、单支竹,还有品石轩的名石名树,不知所踪,也应该给个说法。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自2009年7月1日文化公园、越秀公园等一批公园开始免费向市民开放后,公园工作人员工资和公园管理经费,从此由政府财政支出,公园设施成为公共设施,公园无权处置这些公共设施,包括对外租赁。即使经过批准对外租赁,其收入也应当上交财政,而不能由园方所有和支配。公园设施,公园无权处置,特别是无权损毁和变更用途。对于文化公园目前对园内的设施进行的处置和改变用途,政府必须彻查,找出责任人,依法处置,给市民一个满意的交代。
文/万庆涛
来源:红网
作者:万庆涛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