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00小时陪伴红辣椒的收获

来源:红网 作者:郑渝川 编辑:刘艳秋 2014-09-02 10:54:14
时刻新闻
—分享—
  2006年8月5日,我在红网红辣椒评论发表了第一篇时评。这8年来,总共的发稿数量超过了720篇。加上一些未能通过发稿审核竞争的稿件,写作这些时评加起来至少也花费了2000个小时。
  
  按照有名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2000个小时其实只是一个入门级的时间投入。这个世界上,很少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天才,人们大多各自有着一定的天分,天分不足的就只能通过反复练习来强化和提升自己。时评写手之中,相当多数都有过在红网红辣椒评论发稿的经历,持续活跃的高手也不在少数。自觉驽钝,天分上差得极远的我,通过持续的时评写作练习、思考,并大量阅读,勤能补拙,总算能稍稍拉近与高手、大牛们的差距。
  
  (一)
  
  花费这2000小时,在红辣椒评论发出700多篇评论,究竟收获了些什么?红辣椒评论仍未实行稿费制,但红网编辑中心的审稿标准并不低于一般报媒,每日更新条数有着总量限制。投稿人必须展开竞争,必须不断提高选题的准确率,力争选到非同质性话题;还要善于判断自己能否写好这个话题,能否写出一定的新意。高手、大牛们的写作水平稳定,一般的投稿人可以将之作为学习和参照对象,至于能够从中学到什么、学到多少,则要看悟性和学习能力。
  
  我个人的体会是,投入时评写作,加入投稿竞争,对于训练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是大有帮助的,这方面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最终会带来自我训练方面的提高,会有更大的收益。无论投稿人从事什么职业,皆是如此。
  
  (二)
  
  经2000小时、700多篇评论的写作练习,我还意识到,时评写作,需要与新闻报道保持适度的距离。我们生活在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传媒理论家道格拉斯·洛西科夫在《当下的冲击》一书中曾说过,新闻变得越来越像肥皂剧,用一连串以至无穷的后续报道来形成叙述脉络,推动受众互动和融入。一个问题、事件获得解决,就将受众的兴趣点及故事悬念,马上转移到其他的、更多的问题和事件之上。新闻报道很多情况下就会变得唯卖点至上,语不惊人死不休,而不必在意报道中的细节偏差甚至是主线偏差。
  
  时评写作要选取新闻报道中的典型事件作为题材,也就常常难以避免陷入道格拉斯·洛西科夫所说的“当下主义”。单篇报道对事实的披露很可能并不全面,甚至扭曲了事实和逻辑,时评写作时就需要在可能的范围内查询背景情况,用常识和逻辑审慎辨析报道传递的信息特别是关键事实,避免单篇报道让时评写作者产生虚妄的在场感。时评写作经验的增加,应当表现为对新闻事实的筛选和判断能力的提高。时评写作就需要定期自我检视,要时刻提醒自己,“在距离现实更远的情况下误以为更接近真实”是一种危险的认知态度和行动方式。
  
  红网红辣椒评论是一个开放的时评平台,全年365天每日定时更新。再加上持续的投稿竞争,就使得时评写作“当下主义”化的弊病受到一定的遏制。评论与回应,辨析与补充,对于打破投稿人虚妄的在场感,推动提高新闻事实的筛选和判断能力,是有相当帮助的。
  
  文/郑渝川

来源:红网

作者:郑渝川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9/02/345583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