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保护野生动物还需警惕“隐形杀手”

来源:红网 作者:任启鑫 编辑:夏熊飞 2014-10-18 00:05:42
时刻新闻
—分享—

  在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居民常在自家厨房或院坝,见到前来“抢食”的小松鼠。当地居民称,松鼠已经有20年未在镇上出现过。(10月17日《贵阳晚报》)
  
  “消失”了20年的松鼠再次出没街头,与当地居民和谐相处,这主要归集于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山林绿地面积大幅增加;二是地方政府加强宣传和管理,群众的保护意识明显提高,即使松鼠跑到自己家里来“抢食”,村民们也不会对其动怒。
  
  不过,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看得见摸得着的保护措施,也要警惕那些“隐形杀手”给野生动物带来的灾难。前不久,笔者回农村老家收庄稼,发现农田里的蚂蚱几乎没有了,与此同时,农作物的“保护神”青蛙的数量也大大锐减,村民说这是因为使用了高效剧毒农药的原故。
  
  农药是一种特殊的化学品,能够防治农林病虫害,但也容易给其他物种带来危害。据相关文献报道,农药的利用率一般仅为10%左右,剩余的绝大部分将会残留在环境中,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另外,如果野生动物直接食用了刚刚喷洒过农药的植物果实,那简直无异于“服毒自杀”,基本没有补救的空间。
  
  当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完全杜绝农药的使用不现实,也不科学,特别是农村地区的自然农耕农业,监管存在很大难度。从这个角度来说,如何利用好这把“双刃剑”,尽可能地减少对野生动物及其其他物种的危害,是摆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方面,职能部门应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宣传和培训,引导他们正确规范、科学合理地施用农药,避免“过度使用”。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农药市场的监管力度,对农药产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对违法生产、销售和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只要农药使用安全了,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野生动物的保护自然就会收到事半功位的效果。
  
  文/任启鑫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任启鑫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10/18/349567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