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廉政文化教育示范基地要“示范”什么?

来源:红网 作者:王学进 编辑:夏熊飞 2014-10-28 00:04:01
时刻新闻
—分享—

  10月27日中国广播网播发了一则图文消息,内容不长,照录如下:2014年10月25日,江苏淮安。江苏省廉政文化教育示范基地举办的中国古代刑具展融入了声光电等多种现代化元素,通过文字、实物、多媒体及各种模型展示了中国古代近两百种刑具,为广大游客了解和研究古代刑具文化提供了生动的实物标本。
  
  此消息比昨天媒体报道的“埋儿养母”公益广告还要“瘆”人,单是翻阅图片就让人“瘆”得心发慌,要是辅之以声光电等多种现代化元素,估计在现场的游客一定会吓得冷汗直冒的。这也大概就是举办者所要追求的效果吧。
  
  不过效果固然强烈,但能否用当下流行的话说,传递了正能量呢?难说。既然名为廉政文化教育示范基地,顾名思义,“示范”的当然应该是廉政文化。但我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剥皮楦草”、“乳夹”、“站笼”、“坠石”、“炙烤”等残酷至极的刑罚与廉政文化到底有什么关系?
  
  须知,在古代,接受这些刑罚的所谓罪人并不只是贪官,大多数是普通的刑事犯,如盗窃犯,杀人犯,淫妇淫棍,甚至还有被冤枉的如杨乃武与小白菜这样的良民。而且古人发明此类刑具也并非都是为了惩戒贪官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镇压和威慑那些犯上作乱、祸害一方的庶民,借以维护封建统治,保一方平安。因此说,将刑具和刑具文化与廉政文化统一起来,混为一谈,大谬不然。
  
  也许举办者会拿朱元璋发明的“剥皮楦草”为例来说,大明王朝建国之初如何以严刑峻法来惩治贪官的,不错,历史上没哪个皇帝像朱元璋那样,用“剥皮楦草”之类极为严酷的刑罚来惩治贪官,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有明一代,腐败现象自始至终都没得到遏制,清除更谈不上。即便在朱元璋统治时期,腐败依然高发。历史事实表明,在一个人治社会里,不依靠法治,单靠残酷的刑罚,是无论如何不能达到肃贪的目的。
  
  如果说,上述展示的200多种刑具也能表征刑具文化的话,那我要说,这是我国历史上最丑陋、最见不得人的文化。就像“埋儿养母”之类的孝故事代表了传统文化的糟粕,“剥皮楦草”之类残酷的刑罚则宣示的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最糟粕的部分,丝毫没什么可取之处,不仅要扬弃,而且要大加批判。
  
  我不解,在依法治国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尤其是值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角之际,淮安当局怎么会想到举办这样一场中国古代刑具展?是为了炫耀?威慑?还是效仿?不得而知。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两百种刑具丝毫也不能体现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更不代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不值得炫耀;同时,我说过,它们也达不到威慑贪官的目的,有明一代足以为证;当然,更不值得效仿。如果看过展览的观众(包括刑警),从中获得了些许折磨人的启示,在实施刑讯逼供时照搬照用,那,我要说,这样的展览传递的绝非是正能量,而是负能量。这怕不是举办者所要追求的效果吧?
  
  如此说来,这样的展览还有必要再继续搞下去吗?
  
  文/王学进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王学进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10/28/350475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