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为迎广州亚运会,耗资8亿打造的西关最大广场,四年后因地铁8号线施工被拆了一半。今年9月,媒体质疑陈家祠广场被拆成了“短命建筑”,而昨日,在由广州市选出的省十二届人大代表到陈家祠广场集中视察时,荔湾区政府方面回应,“不仅没有造成浪费,还省了钱,加快了地铁建设。”(11月21日《新快报》)
从报道得知,陈家祠广场项目早在1996年就开始实施了。而在1996年和2009年两次推进陈家祠广场项目时,地铁8号线北延段经过陈家祠站的方案尚未确定。现在当项目“冲突”时,广场不得不让步于“地铁”,这就让人生疑,四年前耗资7.3亿元打造升级版西关最大广场时,到底是规划了,还是根本没预计到今天的拆迁呢?而说这些短命建筑“省钱”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事实上,近几年来“短命”的大型建筑,屡见不鲜,曾经的大连海景别墅、南昌的四星级酒店、武汉建成才5年的别墅区、福建投资千万的小学、“善始未善终”的柳宗元雕像,还有只可远观不能出水的“花瓶式”抗旱井……其实,“短命建筑”的形成,表面上看是领导干部对城市建设规划没有前瞻性、缺乏系统性规划。深究根源,却是领导干部决策不民主,没有长远规划,不考虑实际、不接地气。而如此“听不进去不同意见”的官僚主义作风肯定建不成“长久工程”。
笔者认为,如果不能对“短命建筑”、“豆腐渣工程”进行严肃反思、从严问责,这些劳民伤财的“短命建筑”就不仅还会造成大量社会资源的浪费,更会伤害民心,极大损害党委政府的公信力。
而要遏制短命建筑的出现,首先,要对随意拆除可正常使用建筑物的行为进行严格限制和规范,做到权责统一,对工程建设项目实行决策终身追究制,对官员决策失误、虚假工程和劣质工程导致的浪费社会财富的行为,应当用行政手段甚至法律手段进行严肃追究,对上级监督不到位、审批验收不严格等行为,也要一查到底,严肃问责。
其次,政府部门应建立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能力,多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掌握民情、分析民意,长远规划城市建设,科学安排,实行决策透明化、科学化,重大项目建设前要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并严格论证,确保项目建设真正惠民便民。
再者,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要不断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让信息更加公开、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作,让群众和媒体全面参与公共决策的全过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通过严格的监督让“短命建筑”不再“上演”。
文/郑端端
来源:红网
作者:郑端端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