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校不回应公开“三公”经费申请,谁来棒喝?

来源:红网 作者:郭双年 编辑:夏熊飞 2015-01-27 00:03:31
时刻新闻
—分享—

  河南一名在读大学生葛伟(化名)去年11月份向113所高校寄出挂号信申请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截至目前有44所高校给出回复,已回复公开或通过网站公开其“三公”经费的高校只有30所。(1月26日《南方都市报》)
  
  2013年,公益学生雷闯要求国内113所高校公开“三公”经费,结果只有40所高校回复,这次大学生葛伟同样也只收到44所高校的回复。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高校公开“三公”经费的情况似乎毫无进展。大学生对高校公开“三公”经费的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是那么地骨感和凄凉。七成高校对这样的隔空喊话不理不睬,表现出高校的傲慢和无礼,突显出的是公民权利的无比孱弱。
  
  七成高校之所以选择不回应,压根是没有把公民的知情权和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办法》当回事,奉行的是你喊你的,我做我的,你有大政策我有老主意。以不变应万变,以糊弄应付公民的知情权。
  
  高校如此漠视公民权利,背后是追责机制的严重缺失,如果每一次公民公开申请都被当风吹,难免形成一个很坏的“蝴蝶效应”。让高校主动公开“三开”经费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意味着大把花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所以,他们是能不公开就尽量不公开,唯恐露出马脚。
  
  但每一次公民申请高校公开“三公”经费的流产,都是对公民权利的无情掌掴,同时也暗中助长了高校的傲慢和无礼,是对法律的极大挑战和嘲讽。对此,必须有政府部门出来发声。如果还是雷闯和葛伟们一个人在战斗,损害的将是整个国家和全体公民的利益。
  
  高校不回应需要顶层来棒喝,如果监管部门还在躺着“睡大觉”,面对如此傲慢的高校,葛伟们纵有天大的本事,恐怕也是捏着鼻子也喊不醒。
  
  高校公开“三公”经费需要每一个有责任心的公民助推,同时更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加以规范,包括哪些该公开,什么时间公开都要进行细化量化,对高校不公开如何追责,也要有可操作的具体措施,如此,才不会变成公民个人的单打独斗。
  
  文/郭双年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郭双年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01/27/358749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