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小学生通过调查,发布了“北京九成高年级小学生正在使用微信”的消息。此消息引发人们关注。记者采访了解到,为了保持与孩子的联系,越来越多的家长为孩子配备了智能手机。这为小学生使用微信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多数家长将微信视为“心头大患”。放手让孩子们用微信,还是监督,甚至杜绝他们使用,面对这些多样的选择,总让家长们纠结头疼。有教师认为,孩子们使用微信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监督、引导。(6月3日《光明日报》)
能否杜绝孩子们使用微信呢?如果要给微信等社交网络,设立一个年龄界限,所能举出的依据,也完全可以被用来作为禁止成年人使用社交网络的理由。美国著名的互联网商业趋势预言家、纽约大学新闻系教授亚当·L.潘恩伯格就曾指出,电脑游戏、网络游戏、社交网络的共同特征就在于,会通过激发用户的内在愉悦,达成自我强迫行为。而这可以形容为沉迷上瘾。
究竟是成年人更容易对微信等社交网络上瘾,还是孩子更可能陷入沉迷?这个很难说。通常意义上,孩子相比成年人,更显著的缺乏自制力,但很多与此有关的实验和测试都是在社交网络出现之前开展的。社交网络、网络游戏的设计者是成年人,更可能以成年用户的视角和心态,加入能够引发用户共鸣的主题、细节,设置出完整的反馈回路。
并且,孩子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必然要接受家长、教师及其他成年人的管理规训,很多情况下存在迫使其中断社交网络、电脑游戏、其他方式游玩的外部力量。但对于很多成年人来说,这种外部力量是不存在的。
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社交网络能否成功,是否大受欢迎并具备商业价值,就在于其能否设计出一套让用户沉迷上瘾的机制。社交网络带来的沉迷上瘾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却不能因此提出禁绝使用,或者形同禁绝,过分严厉的管控孩子使用微信等社交网络的时段、交流方式和内容。
为什么?社交网络大行其道的奥秘在于,通过更便捷、更趋实时化的连结,让更多人找到与自己意气相投的交流对象,搭建更多的弱联系,顺畅的找到社交网络时代之前很可能超出自己信息搜集能力的边缘文化信息。对于孩子来讲,社交网络可能使他们(她们)交到一些新朋友(当然也可能碰到骗子、坏蜀黍),更重要的是会强化同学之间、社区同龄伙伴之间的关系,增加彼此交流的渠道和方式——尽管这些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力推教育改革,但加入了综合素质考察内容和项目,进行了课程大幅度改革,中小学生的学业任务、开始压力不减反增,孩子有一个信得过的信息平台和渠道来吐槽,对于降低压力、实现心理平衡当然都是好事。
在笔者看来,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和家长要更为主动的适应新技术以及因此带来的文化、社会变化,更积极主动的摸索通过微信改善与学生(孩子)沟通交流的方法,调整教育引导的理念和手法,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定程度上减少枯燥,变得更为鲜活有趣。
文/郑渝川
来源:红网
作者:郑渝川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