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一书记”来扶贫,不看口号看成效

来源:红网 作者:余尉僖 编辑:夏熊飞 2015-08-29 00:03:01
时刻新闻
—分享—

  自从在广西卫视公益节目《第一书记》“露脸”后,广西宁明县立门村第一书记张杨的手机连日来几乎被打爆了,有大学毕业生表示愿意到村里的小学当老师,有上海的投资公司询问如何加盟村里的边贸物流园。截至目前,共有70多位第一书记参加节目,60多个贫困村寨通过节目获得社会各界的帮助。(8月28日《人民日报》)
  
  4月,中组部、农办、扶贫办下发《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旨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推动基层建设,实现精准脱贫、精准扶贫。扶贫工作之所以要求“精准”,是因为过去的扶贫方式粗放,没有延续性,没有因地制宜,没有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导致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却没有收到良好的脱贫效果。“第一书记”的到来,能更有力地推动“精准”扶贫的实施,因为从上而来的“第一书记”们有较为开阔的眼界,较为丰富的工作方法以及人脉资源,可以帮助招商引资,引入“造血资源”,从这个层面上说,广西省的作法很有借鉴意义。
  
  要真正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第一书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电视推销自己所任职的村,还只是第一步,后续还有许许多多繁琐的工作要做才能看到成效,比如对扶贫捐助金额进行妥善保管、使用和安置;对意向投资进行审核甄别,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地方发展的项目,仔细安置村民到投资企业务工;确保村里农产品产业链不断,等等。这些对“第一书记”都是考验。
  
  初衷是好的,干劲儿也是足的,《通知》规定“第一书记”的任期一般为1至3年,任期结束后,村里的“造血功能”是否完善、脱贫致富的目的是否达到还无法得知。以往有不少干部的挂职,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毕竟机关工作和基层工作是不同的,切实驻村1至3年,需要耐得住性子,有的干部担心机关领导忘记了自己,三天两头往原单位跑,两头都干不好,还有的干部是“蜻蜓点水”式的挂职,只是下基层“镀金”后等待提拔,没有沉下心来做事,无法与群众打成一片,挂职毫无意义。
  
  所以,“第一书记”是否真正发挥作用,还需时间来检验。“第一书记”的考核管理必须加强,要用实际成效说话,用群众的满意度说话,而不是仅仅看喊了多少口号、建立了多少台账、建立了多少规划;同时扶贫工作更要跳出以往的恶性循环,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各地也应向广西省学习,积极为“第一书记”履职、为贫困地区发展搭建平台,以更有力的形式推介发展。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我们不看口号而要看成效,期待“第一书记”能充分发挥作用,积极牵线搭桥,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贫困地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文/余尉僖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余尉僖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08/29/377885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