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十条“禁语”能否管住教师语言冷暴力

来源:红网 作者:向定杰 编辑:刘艳秋 2015-09-03 00:19:35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湖北省教育厅公布教师“十大美语、十条禁语”征集活动遴选结果,引导广大教师多讲“美语”、不说“禁语”,自觉规范职业行为。(9月2日《楚天都市报》)
  
  长期以来,一些诸如“不想听的可以睡觉,不要影响别人”的说辞蔓延在课堂,孤立式、挖苦式、比较式、告状式以及抹杀学生希望的预言式和结论式用语被不少教师当作了口头禅。
  
  “言为心声”,语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识、是素质。一些教师出言不逊,喜欢简单粗暴,其成因既有“恨铁不成钢”的管理无奈,也有工作压力和不良情绪的发泄;既是教育能力与方式的不足,又是师德建设责任感的缺失。
  
  也许有人觉得一时口误“说两句过头话”,没啥大不了的,没必要较真。同时,老师在学生面前说几句挖苦的话,不管怎么说出发点还是好的。正是这样的错误认识给了语言冷暴力以生存的空间。我们不能因为这样的冷言冷语没有触犯法纪,就忽视它的消极影响和破坏力。与体罚相比,这类“软刀子”也许更加伤人,特别是年龄尚幼、性格内向的孩子,如果长期受到语言冷暴力的侵扰,造成的后遗症更为隐蔽和深远。
  
  众所周知,教师作为教育者,理应恪守职业道德。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诚然,抱怨总比赞美来得容易,但是教师每天面对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且是未成年人,在教学用语中一句真心的“良言”能激发学生内心的“小宇宙”,产生无法估计的正能量;而无意中的一句“恶语”则可能摧毁学生的自信,影响孩子的一生。正如习总书记指出,“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重要位置,老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
  
  明确教师“禁语”杜绝“语言暴力”,对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至关重要。我们毫不怀疑,教育部门和教师们出台“规定”、推出“禁语”的用心,在于努力端正师风,重塑师德。但我们怀疑这些“规定”和“禁语”,对端正师风能起到多大作用。类似的“规定”和“禁语”,各地已经出台了不少,“规定”了的事情,可以不办;“10句禁语”之外,还可以说第11句、第12句……所谓规定和禁语对教师究竟能有多大的约束力?面对屡屡发生的师风事件,它们是否显得过于苍白无力?
  
  消除语言暴力这种软性伤害,究竟有无良策呢?在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和教育规章中,能够看到对教师行为包括语言的一些限制性规定,但没有明确将禁止语言暴力纳入其中,相关条款亦缺失。因此很有必要在立法上明确语言暴力的概念,同时规定禁止性条款及有效的惩戒方式,以减少和杜绝校园这种不文明的现象。
  
  文/向定杰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向定杰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09/03/378278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