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闲话“拍马屁”

来源:红网 作者:黄景祥 编辑:田德政 2015-09-23 00:08:11
时刻新闻
—分享—
  尽管人们对“拍马”者嗤之以鼻,甚至恨之入骨,但古往今来确有一些精通拍马屁的人,人称“马屁精”。
  
  晚清时期的曹振镛,文不能文,武不能武,堪称不学无术,然而他却是晚清的三朝元老,他官运亨通的奥秘何在?用其话说:“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换而言之,就是当今的所谓“拍马屁”。诚然,其“马屁”尽管拍得掷地有声,但还未失常态,不落俗套,让旁观者过得眼。令人吃惊的是,有的“拍士”拍功欠妥,拍得有失大雅。据《李有才板话》载,张得贵就是一例。他拍得太“露”,整天“跟着桓元舌头转”,邯郸学步,鹦鹉学舌,拍得昏头转向。汉代的邓通就拍得太“贱”,简直不是拍而是舐,他用嘴巴去为汉文帝吮疮舐痔,实在令人作呕。更有甚者,竟连老婆孩子也拱手相送的,清代“阉人”张祥斋“遣四妻联终入宫”,春秋齐国的易牙杀爱子给桓公尝新等就是实例。为“拍马屁”,到了遣妻斩子的地步,实在太鄙太残了。“马屁”拍得较为绝妙的恐怕要数宋代的程松寿了,他不惜重金买一歌妓,将其改名为“松寿”后赠给宰相,为的是让宰相行乐时也念念不忘他“程松寿”的名字。当然,民国时期的汤恩伯,拍蒋介石的“屁”也是怪乖巧的,他深谙蒋先生颇具“宗师”心理,信奉“桃李满天下”,便无论何时何地,对蒋介石必称“校长”,拍得蒋先生乐融融的。
  
  拍马者必须付出代价。拍马一般指下级给上级拍马,当兵的给当官的拍马,职员给领导拍马。应该说,拍马者目的明确,就是想从被拍对象中得到些好处,但领导大多不是傻瓜,那好处不是轻而易举地给你的,你往往必须付出足够的代价,才能如愿以偿。这样的例子多的是。春秋时期,易牙原是主管齐王“割烹之事”的小官,他称得上拍马者的“祖师爷”,他见齐桓公“好味”,便使出浑身解数,练就一手高超的烹调技术,每天都变着花样为齐桓公烹制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渐渐取得了齐桓公的欢心。有一天,齐桓公和易牙聊天,说自己“惟烹婴儿之未尝”,易牙听者有心,回家后,他把自己的长子弄死,又亲自以其肉制作了一盘蒸肉,献给了桓公。这个马屁拍绝了,齐桓公闻知此事,深为易牙爱己胜过爱子的忠心所动,从此对他另眼看待,予以提拔重用。
  
  人们常说“虎毒不食子”。易牙为了讨好国君,居然不惜烹子献肉,可以说禽兽不如。但细分析一下,其根源还是在齐桓公那里,关键是齐桓公好“那一口”,所以易牙不惜代价,迎合上级,才做出这样为人不齿的事情。假如齐桓公不好那一套,易牙纵有天大的拍马本事,也无计可施。在这个历史故事中,人们往往把矛头指向了易牙,而忽略了齐桓公,我想,不把齐桓公拉出来,重新审视剖析一下,那这个故事将偏离了它的本意,使人的思维打下顽固的死结。《赵南星小品》里讲过一个故事,一个秀才寿数尽,去见阎王,恰巧赶上阎王放屁,秀才即献《屁颂》一篇,曰:“高竦金臂,弘宣宝气,依稀乎丝竹之音,仿佛乎麝兰之味,臣立下风,不胜馨香之至。”阎王闻之大喜,立即给那该死的秀才增寿10年。呜呼,连阴曹地府的阎王都喜欢被拍马屁——说绝,也真够绝的。
  
  “拍马屁”实属庸俗、下贱之举,但为何有人乐此不疲,相袭至今呢?就在于他们认定有利可图,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也有因吃了不拍的苦头不得已而拍的,有随波逐流见事插手而拍的,还有奉旨硬着头皮而拍的……但不管因何而拍,均非好事。如今匡正社会风气,“拍马”应在荡涤之列。然而,现实生活中,喜欢“拍马屁”的人倒不少,议论“拍马屁”的人和事也不少。
  
  不过,人各有志,人又各有各的活法,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强求划一,其实也难。
  
  “拍马屁”一词来源于元朝文化。蒙古族的老百姓都会拥有几匹马,以解决行路、运输等问题,牧民们常以养得骏马为荣。有时人们牵着马相遇时,常要拍拍对方马的屁股,摸摸马膘如何,并随口夸上几声“好马”,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起初,人们实事求是,好就说好,不夸张,很久以后,有的人就不讲真话了,不管别人的马好坏、强弱,都一味地说奉承话,把劣马也说成是好马了。蒙古是马背上得天下的民族,所以元朝的官员大多是武将出身,马往往是一个将领权力、身份、地位的象征,下级对上司最好的赞美,就是拍拍他的马、夸他的马好。逐渐人们就把对上司的奉承称为“拍马”,只是因为夸赞的话不一样,而拍马的动作是一样的,这就是“拍马屁”的由来。后来蒙古入主中原,建立了元帝国,建起了元大都,他们的文化也就逐渐渗透到汉文化中,“拍马屁”一词也就流传下来。也有人说马的屁股拍不得,但由于汉人很少骑马,就把“拍马”想象为“拍马屁”了。

来源:红网

作者:黄景祥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09/23/379928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