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城市应给不落座农民工一席之地

来源:红网 作者:张立 编辑:夏熊飞 2015-12-02 00:03:05
时刻新闻
—分享—

  上周,有乘客拍下一张照片:一名农民工缩在车厢角落里,坐在自己的胶桶上,而他眼前就有空位。这一幕,令人心酸。许多人以为起因在于农民工的自卑心理,但其实他们只是心存一种很朴素的思想:没办法穿干净衣服时宁可不坐,以免给他人造成困扰。(12月1日中国新闻网)
  
  一个在地铁上不落座的农民工,因为自己谦卑避让之举而感动了一个路人。在这个网络时代,也不经意间感动了不少公众。这个农民工是爱他人的,更是一个自爱的人。他或许在这座城市的某个工地留下足迹,却不愿意因自己的脏衣服弄脏别人,这样的自律,对于一座城市,特别是那些已然在城市中的人,同样值得审视。
  
  不落座的农民工之所以不肯落座,缘于他之前遭遇的被人歧视的尴尬。虽然与这位农民工的不慎有直接原因,但毕竟不是农民工的故意之举。正如拥挤的地铁上不慎踩到他人的脚一样,多一些宽容总会少些隔隙。
  
  农民工因为工作性质和生活忙碌等现状,往往从工地下班回家或者上班到工地,身上的衣服(工服)破损甚至是带着些泥土、油渍。这样的场景,在不同的城市街头或地铁等公交当中都有出现过,然而,该如何对待这样的农民工,考验着一座城市的宽容度。当一名同乘者因不落座农民工而感动,回应者众多,也说明有越来越多的市民正在接受农民工,以平等眼光来对待和接纳农民工。
  
  当然,穿着整洁的衣服是出行者的基本礼仪。农民工同样也应该把城市当做自己的家,像爱护自己家一样爱护城市。这位不落座的农民工,出于对他人的尊重而不去打扰,恰恰也是把城市当成家的一种表现,但这种表现往往过于拘束。
  
  地铁中的每一名乘客,无所谓职业背景,有白领、有工薪阶层、有学生,当然,也离不开农民工,这些都是普通的乘客而已。农民工应该坦然落座于地铁座椅上,而不是倦缩在地铁的一角被视为另类。
  
  一座城市,既已有农民工夜以继日做出的贡献,又业已离不开农民工,就应该敞开胸怀来拥抱农民工。而消除不落座农民工的顾虑,还是要从根本上改善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让其能够穿着干净的工服上下班,能够变成讲卫生的农民工。当城市对农民工的非正常限制彻底消除后,包括城市的“原住民”能够宽容以待这些农民工时,农民工才可以挺直腰板,从容落座了。
  
  文/张立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张立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12/02/385375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