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虾搞坏一个城,一条鱼弄丑一座城。”大众旅游时代,更需要诚信和善待游客,对旅游城市来说,“坐地起价”“漫天要价”无异于驱赶游客,种种“天价”宰客现象是对城市形象的抹黑。
青岛大虾一只卖38元、哈尔滨398元一斤“天价鱼”、三亚也曾出现“海鲜宰客”,这些新闻的共同点都是“宰客”不商量,经过网络和媒体的舆论发酵后,都成为了震惊全国的“大事件”。好在舆论的力量是正向的,对这些抹黑城市形象的现象进行了纠偏。而几位地方负责人及时回应公众关切,重拳整治旅游宰客,集中回答民意,值得点赞。
青岛“天价大虾”,不仅对青岛产生了负面影响,更对整个山东旅游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大虾是面“示丑镜”,照出了旅游城市的许多问题,也留下了深刻教训;哈尔滨“天价鱼”就像一封举报信,偶然中存在着必然,它昭示着旅游城市的诚信建设尚有漏洞;关于海南旅游天价菜,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直言不讳:“你敢欺客宰客,就让你倾家荡产。”与其说这是一种态度,不如说这是一种魄力,其背后需要的是重视和强有力的执行力。
当前,“天价”宰客现象并非以上孤例。对众多旅游城市来说,每一座都潜伏着这样的“可能”。如辽宁现天价豆腐一份368元、无锡现天价话梅每颗8.8元、常州百元天价白粥店、青岛崂山景区天价蘑菇炖鸡竟卖894元、女子在杭州一美发店去黑头花1500元、天价面条、天价扇贝、30元一两猴头菇、一碗米饭卖15元等等,都跳出来叫嚣着让当地的城市形象蒙了羞。现代旅游,作为第三产业方兴未艾,这种相对独立的经济产业,将吃、住、行、游、购、娱灵动相连,已跃成城市经济的重要砝码,同时成为传播城市美誉度的重要指标。可以说,游客已经成了传播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因而说“天价”宰客现象的出现,等同将城市形象践踏殆尽,荼毒的是整座城市市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对城市形象来说,漠视不见不如亡羊补牢,亡羊补牢不如防患于未然。旅游市场秩序的维护,需要的是平时兢兢业业的呵护。只有对城市吃、住、行、游、购、娱方方面面进行规范,通过有效监督和严格执法,对旅游服务诚信不够、不规范、旅游业欺客宰客现象进行规范。这既需要训诫,也需要重罚,更需要城市整体的综合“警醒”和查问题、改问题。只有在一系列严苛的管理政策的基础上,用“闻过则改”“开门迎谏”的胸怀,吸取多方意见,主动作为,及时干预,及时监管,才可能换来整个城市的“旅游清风”,才可能让抹黑城市形象的“天价”宰客现象匿迹。
文/姜春康
来源:红网
作者:姜春康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