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上午,北京市海淀区举行第32个教师节庆祝活动,100余名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标兵和1000余名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受到表彰奖励,并分别获得5000元和3000元的奖励。(9月8日人民网)
每年教师节,各地都要对优秀教师进行表彰,这是社会尊师重教的集中体现,是对为教育工作默默奉献做出显著成绩的教师的肯定与礼赞。
优秀教师劳苦功高,他们因其聪明才智与敬业精神成为教育的排头兵领头羊,不仅是教学骨干,更是师德楷模。在业务上,他们勤奋钻研,认真备课,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成绩突出。在师德上,他们严格要求自己,任劳任怨,敬岗爱业,顾全大局,爱生如子,以苦为乐,无怨无悔坚守三尺讲台,不计个人名利得失。对这样作风过硬、业务精湛、教学业绩突出的优秀教师进行表彰予以重奖,不仅是优秀教师个人殊荣,也是全体教师的光荣,而且为广大教师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其他教师有了具体参照标杆,对照优秀教师的事迹鞭策自己步入优秀教师行列。
优秀教师无疑是学校明星,是熠熠闪光的鲜花,但是我们不能忘了明星需要普通人支撑,鲜花需要众多绿叶陪衬。对于学校而言,广大教师属于普通人,属于绿叶。在优秀教师接受表彰获得荣誉与重奖的同时,请不要忘记众多普通教师待遇的提升。只有教师整体待遇得到提升,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足以让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引以为荣,教育才会吸引到更多优秀人才,教育才会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
教师待遇是教育发展的风向标。曾经教师待遇低得可怜,养家糊口十分艰难。没有待遇也就没有尊严,他们处在社会最末端。在如此环境下,教育自然停滞不前,不可能得到发展。改革开放后,教育春天来临,教师待遇得到提高,教师地位自然也就有了改变。尤其是在设立教师节后,教师待遇普遍得到提升。每到教师节,不仅受表彰的教师感到光荣,其他教师也其乐融融。再后来,国家更明确教师待遇不得低于公务员的底线标准。近年来,更有高级别的政府官员公开表示,要让教师的钱袋子鼓起来,要让教师体面地生活,要让教师成为羡慕的职业。改革开放教育发展迅速,应该与务实的提高教师待遇政策休戚相关。教师待遇是教育行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硬道理,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但是遗憾的是,近年来,在教师待遇上有些地方出现了极不和谐一幕,拖欠工资有之,对政策打折扣有之,该有的福利以各种理由取消有之。因为拖欠工资,因为政策被折扣,该有的福利被砍掉,导致不少教师钱袋子扁扁的,又回到难以养家糊口的困境之中。待遇长期得不到提升反而还持续多年下降,让教师心寒。也许这些地方在教师节的时候,也会对优秀教师进行表彰甚至重奖,但这样的表彰与奖励,在广大教师眼里恐怕是应景之作,逢场作秀。只在教师节表彰少数几个优秀教师,而平时却对教师待遇大打折扣,即使重奖,也难以让教师感受到职业的光荣。
教师节来临之际,对优秀教师重奖当然是天大好事,说明教师越来越受到尊重,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在重奖优秀教师的同时,更要以教师节为契机,切实提升教师待遇。唯有整个教师队伍的待遇提高,才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选择教师职业,涌现更多优秀教师,教育事业才会蒸蒸日上,教育梦才会早日实现。
文/刘和平
来源:红网
作者:刘和平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