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如何让家暴庇护站提供更有效的救助

来源:红网 作者:祖长云 编辑:夏熊飞 实习编辑 林旻煜 2016-09-13 00:06:50
时刻新闻
—分享—

  据统计,全国范围内,曾遭受配偶不同形式家庭暴力的女性占24.7%,男性成为受害者的案例也时有出现。据全国妇联权益部负责人介绍,全国现有家暴庇护场所2000余家,去年共为受害人提供庇护服务149人次。为何会出现“站点多、庇护少”的情况?庇护站如何为家暴受害人提供更有效的救助?(9月12日 《人民日报》)

  家暴庇护站是根据《反家暴法》设立的场所。对于家庭暴力受害人来说,家暴庇护站是一座“安全岛”。由此,各地成立了不少此类型的庇护站,来保障受家暴人员的基本权益不再受到损害。

  然而,家暴庇护站却面临着不少问题。例如:站点多,接待量却很小、门庭冷却、专业人员不足,救助能力有限等等,这就使得庇护站处于了无比尴尬的境地。笔者认为,一旦长期这样发展下去,家暴庇护站也就名存实亡了。

  其实,庇护站遇到这些问题有很多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由于人们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遭遇家暴是一件丑事。正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因此也只能隐忍或只是找亲戚朋友求助。其次,庇护站的服务只是临时性的救助,只能为救助者提供食宿等基本服务,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再者,家暴庇护站虽然成立了,可许多人对其认识不足,了解不透彻;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家暴工作认识不深,缺乏工作经验。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最终导致庇护站“门可罗雀”。

  因此,为了使家暴庇护站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就需要政府出谋划策,也就是说政府方面要增加公共服务。这就需要政府做到:首先,要加强宣传,即加大反家暴普法宣传力度的同时,要加大关于庇护站的宣传,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它的价值所在;其次,要加大对庇护站的财政支持,使庇护站有能力完善服务;再者,要为中心配齐相关专业人员,例如法律咨询员、心理咨询员等,使他们能够为来中心求助的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有效帮助,而不局限于简简单单地提供吃住。

  当然,解决庇护站的问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是自然的。除此之外,还要靠社会多方面给予帮助,这样才能使庇护站存在得更有意义,才能使家暴受害人的权利得到更好地保障。

  文/祖长云

来源:红网

作者:祖长云

编辑:夏熊飞 实习编辑 林旻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09/13/408332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