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和为贵

来源:红网 作者:黄景祥 编辑:夏熊飞 实习编辑 林旻煜 2016-09-15 00:02:27
时刻新闻
—分享—

  “和事佬”在人们心目中是个贬义词,而我则认为,生活需要“和事佬”。君不见,在双方发生矛盾冲突时,一旦“和事佬”到场,出面调停,往往化干戈为玉帛。

  三国时有这样一段故事:一天,孔明、鲁肃同往周瑜的住宅,共商破曹大计。周瑜素闻孔明奇才,他有意出道难题,面对屋前小溪吟咏道:“有水也是溪,无水也是奚,除掉溪边水,加鸟便是鸡 ( 鶏),得意猫儿雄过虎,脱毛凤凰不如鸡( 鶏)。”孔明知道周瑜在戏弄他,便指着周瑜书桌上的棋盘说:“有木也是棋,无木也是其,除掉棋边木,加欠便成欺,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在旁听着的鲁肃担心舌战下去会伤和气,赶紧笑着劝解:“有木也是槽,无木也是曹,除掉槽边木,加米便成糟,今日之事在破曹,龙虎相斗事必糟。”鲁肃这么一说,顿使孔明、周瑜醒悟,相互拱手作揖,转而一起商讨破曹大计。于是,中国军事史上就有了草船借箭、火烧连营的壮举。

  如果说官场上的“和事佬”起了重要作用的话,那么民间同样离不开“和事佬”。笔者曾亲眼见过这样一件事:某局家属区两位女士因孩子打架相互骂了起来,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让谁。正赶上一位好管“闲事”的老大娘把她们请到自己家里,讲起“和事佬”的道理,慢慢地,两位女士的脸色由“阴”变“晴”了。

  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范围内生活久了,职工之间、邻里之间为了自身某种利益,难免会有磕磕绊绊,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问题是,在双方打嘴仗或者挥拳相对的时候,旁观者应乐当“和事佬”,好言相劝,使矛盾化解。当然,笔者所称道的,并不是无原则地进行调停的“和事佬”。

  “和事佬”贵在“和”。“和”是孔子学说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词,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一,有和谐之意,曰:“和为贵”。其二,有和睦之意,曰:“和无寡”。其三,有恰到好处之意,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境界。和睦相处,是家庭幸福的标志;待人和善,是为人真诚的表现;和气生财,是行业兴旺的依据;和衷共济,是国家强盛的象征。

  “和”是一种非常舒适的氛围。心平气和,无须意气用事;和风细雨,不必言行粗暴;矛盾缓和,于是转危为安……不难想象,要是失去了“和”,我们将面临困境,陷入危机。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确,“和”能顶天立地,一展雄风,不“和”,是人之大敌,集体之大敌,民族和国家之大敌。“和为贵”,贵在齐心协力。

  文/黄景祥

来源:红网

作者:黄景祥

编辑:夏熊飞 实习编辑 林旻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09/15/408529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