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四川一高校院系给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寒假作业,作业要求学生在寒假期间,推广该校的官方公众号,而对“点赞”数量也有特定要求,并对任务完成的情况,设置相应的考核和确认办法。(1月12日《北京青年报》)
在新媒体环境下,往日社会上流行的宣传平台与阵地,也都随之发生了转移。不过,令人诧异和不解的是,宣传的技术日新月异,可宣传的策略办法却如出一辙,依然是依靠组织力量,强摊硬派,下发关注指标,动辄就加入考核绩效,捆绑你的关切利益,让你欲罢不能。的确,类似该所高校“点赞”数量的统计,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影响力,可强扭的瓜不甜,更多的时候,宣传的一方比谁都更清楚,新媒体的使用,提供给我们更多的是选择,既是选择关注的自由,更有不选择、不关注的自由。
下发关注、点赞任务指标,无异于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如今新媒体切割出的营销主体,有盈利企业、媒体单位、社会组织机构,也有鱼贯而出、目不暇接的个人公号,可类似于该所高校的推广办法,却也是屡见不鲜。有时候线上线下策划一场活动,本来新媒体打个辅助,做好和线下的沟通互动,结果有的运营人员爱抖机灵,线下的活动非要取决于线上呼声,打着既能办活动,又能提升影响力的铁算盘,结果是一群人拉着一群人关注、投票、点赞,然后活动一结束,立马取关。注意力往往就是这样,该来的总归要来,挥之不去,不该来的生拉硬套,赶鸭子上架,百般不自然。而公号就是用合适的注意力资源,给受众的注意力提供一个出口,公号运营更多要“水到渠成”而不是怪力乱人。
除了那些对后台统计数据,美兹乐兹、自我陶醉的人,每一个关切影响力,期待影响力的运营者,都不应跌入数据的迷梦。新媒体在营销策略上,需要体现出分众思维,至少不是一味地制造数字人气。一个对公号产品及其营销有期待和良谋的人,都需要精确定位自我,找准受众群体,可以由点带面,让一个人带着另一个人,一群人吸引着另一群人。所以这绝不是看着公号人众而喜,掉粉而忧,整天在后台的数据统计里打圈圈,颦蹙迭连,悲喜交加,连带着公号运势和自我一起麻痹。
依靠绑架利益,在利益链条的关系延伸上,去推广公号内容,这样做永远打不进“敌人”内部,也走不出公号影响力低迷的顿挫境况。包括本文中公号在内的,诸如微博、客户端等新兴媒体,不管最终要和用户契合成怎样一份协议,无论其用心用意是高明或是龌龊,走的都是注意力置换影响力,之后再通过影响力变现,致使现实中的行为主体产生驱动力。遗憾的是,通过捆绑粉丝带来的可观数据,往往是逆注意力和反影响力的,不仅与初衷背道而驰,还会在数据营销的概念中沉降品质,延误时机,拉低品质。
相形之下,如何定位好公号风行下局促的营销空间,挤出一片生存自留地,如何在喂饱受众的同时,也自我成长,延长价值链,这些都值得去探索。
文/白毅鹏
来源:红网
作者:白毅鹏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