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春节出行,请将文明装进行囊

来源:红网 作者:周军 编辑:司马清 2017-01-28 00:01:25
时刻新闻
—分享—

  在候车室随手乱丢垃圾、脱鞋、行李占座;买票时不排队;大声叫嚷;在景区景点随意丢弃嚼过的口香糖、饮料瓶;公共场所随地大小便、损坏文物等,每到节假日,这些不文明行为总会无一例外地占据各大新闻头条。而今年这个春节,社会文明的口碑会否有些好转?这关键还得看游客能否带着文明一起上路。

  春节来临,走亲访友、携家旅行成为假日互动、放松的主基调,而文明出行必须得提前打好“预防针”,每名游客都需补好这堂“文明课”。毕竟,时下不少行业和部门对出行不文明行为开出了惩戒清单,以信用处罚的形式为文明出行念起“紧箍咒”。

  比如,为倡导文明出行,1月19日起,铁路部门开始实施《铁路旅客信用记录管理办法(试行)》,对在动车上吸烟或者在其他列车的禁烟区吸烟,持伪造、过期等无效车票乘车等7种不文明乘车行为纳入个人诚信管理,保存期限为5年,以更严的处罚措施应对一些失信行为;同样,旅游行业也有新动作。日前,旅游主管部门将“黑导游”纳入信用记录评价体系,以此规范旅游市场,等等。

  无可厚非,在全民共同向着小康社会迈进的关键时期,把文明与个人诚信体系捆绑,已然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祈愿。铁路方面把旅客出行的不文明行为纳入信用管理,再将不良信息与有关征信机构共享,体现的是用信用惩戒规范文明出行的思维架构。

  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把信用与文明行为紧紧相扣,这样的顶层设计思路今后势必还会延续乃至普及到其他行业领域,我们每个人都当是文明长链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得遵守规则,接受约束,以具体行动为自己的文明行为加分。

  然而,除受法制、规则上的约束外,人们更应在内心、观念上真正树起文明之风。如此一来,各行各业就更得加大文明宣传教育,在公益广告、文明相关影视剧、文化作品等方面舍得成本投入。以软文化的力量来熏陶、感染民众,让“人无信不立”的道理深植人心,纵深推广。

  在这点上,铁路部门其实早已捷足先登,把文明出行摆在了重要位置来抓。除了对已规定的7类不文明行为纳入诚信管理外,还利用受众资源面广的优势,在全国车站、列车电子显示屏上播放文明旅游公益宣传片、文明旅游节目,利用列车广播宣传文明出行常识等。一定程度上讲,也不失为其他领域规范公众文明行为提供了参考样板。

  文/周军

来源:红网

作者:周军

编辑:司马清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1/28/420198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