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蓝鲸死亡游戏”背后是看不见的伤口

来源:红网 作者:汤春燕 编辑:夏熊飞 2017-05-19 00:02:50
时刻新闻
—分享—

  50天内完成各种各样的自残任务,挑战自己的极限,最终诱导青少年参与者自杀……“蓝鲸”死亡游戏开始在中国社交网络中蔓延。5月15日,安徽泾县公安局与老师和学生家长对6名沉迷“蓝鲸死亡游戏”的中学生进行了教育和疏导,将他们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面对严峻的局势,腾讯、百度、新浪等网络媒体大力排查,封禁措施在短时间内起到作用,但需要从根源解决的是无数四点二十起床孩子的心理问题。“蓝鲸”就像递给孩子们一把刀,我们不仅要把刀夺下,更要找到我们看不见的伤口。

  肆虐已久的精神传销,诸如励志培训班、心灵培训班,都是通过对人的封闭式洗脑,摧毁正常的价值观,磨灭道德观念,达成获利目的。如今的蓝鲸游戏,就是精神传销里的自杀培训班。网络操纵者虽然无法控制人现实的行为活动,但是通过高密度的精神催眠,还有对现实亲属的威胁恐吓,使心理防御能力本就薄弱的青少年难以逃脱。

  凌晨四点二十,是心理防线最容易被击破,也是最容易被精神控制的时间。他们看血腥恐怖的电影,遵从领导者的命令一步步自残,我们看到的是不了解,他们自己感受到的是刺激,甚至是一种解脱,现实里的痛苦和否定让他们觉得身体的伤痛根本不算什么。我们鲜少关注这些处于精神疾病边缘线的青少年,参与蓝鲸游戏的他们有很多共同特征——父母关怀少,不受老师和同学喜欢,每天浑浑噩噩,自卑又孤独,有抑郁的倾向,除了网络,他们的人际交往非常少。蓝鲸游戏正是利用他们孤独的心理,用虚拟的集体吸引他们,和他们交流,对他们进行精神控制,事实上,身边的父母朋友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如果多加关注,就会减降“蓝鲸”的路西法效应,不把意志力薄弱的孩子放在一个暴力绝望的环境中,让他们对死产生应有的畏惧感,孩子最终也不会走投无路地拿起那把刀。

  自杀的想法对每个人都不新奇,大多数人停留在念头阶段,他们却选择了付诸实践。他们从萌发自杀愿望到完成自杀,是“蓝鲸死亡游戏”的教唆让他们逐渐习得自杀能力。这类行为已经涉嫌组织、教唆他人自杀自残,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同时这种自杀也是情感情绪在现实中的映射,依照涂尔干的自杀论,个人的独立性越来越强,降低了成员对群体的归属感,在这种情况下,那些遭遇不幸的人很容易陷入沮丧、绝望而难以自拔,进而采取自杀以求解脱。蓝鲸是在引诱他们的自杀心理,他们不知不觉,甚至觉得像得到了拯救,因为终于有人来帮助他们,帮他们改变这个处境。而就算没有蓝鲸,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如果家长和老师没有去帮助他们,抑郁心理埋下深根,他们也难以避免会伤害自己,或者伤害社会。

  “蓝鲸死亡游戏”创始人的入狱不是结束,封禁国内的蓝鲸关键词也无法解决青少年自杀率高的问题。与成人相比,青少年由于所处的特殊生理、心理发展阶段等因素而导致心境更加脆弱,更容易自杀。青少年的抑郁情绪更需要特别关注,被从死亡线拉回来的孩子仅仅接受老师家长的疏导是不够的,专业的心理咨询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蓝鲸死亡游戏”背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才是我们要敲响的警钟。

  文/汤春燕

来源:红网

作者:汤春燕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7/05/19/429754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