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榆林一位网友拍摄的一段视频引发热议。视频内容为:榆林市榆林大道中段,一辆贴有“公务用车”标志的大众小轿车正在行驶中,一只宠物小狗头部探出车窗外“兜风”。经榆林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初步调查,这辆小轿车为佳县当地的公务用车。目前佳县纪委已就此展开调查。(7月23日《华商报》)
一辆公务车,副驾窗位探头出一只狗头——想破脑袋的良善民众,估计也很难从合情合理、合规合法的逻辑上,帮其自圆其说。
有视频有真相,有GPS有溯源,媒体舆论一经曝光、地方纪检部门一旦介入,事件的前因后果相信定会有个靠谱的说明。宠物狗坐公务车“兜风”,这派头确实叫人瞠目。公务车是干嘛的?财政买单,给公职人员办公用的。因此,副驾的位置一般是公职人员,断不该“一只狗头出窗来”。宠物狗非要在副驾位置“兜风”,要么是狗主人对其格外宠爱,要么是小狗晕车人性关怀。但真正的问题是,它凭什么登上公务车、这家伙跟公务沾边儿吗?
要论证宠物狗和办公之间的正当关系,眼下来看难度还不小。因为从常识来说,没有哪个制度破例让公职人员随身带宠物当做“办公标配”。再说,即便小概率的宠物坐车是万不得已,可这公务车又不是私家车,污染车内环境咋办?再说,如此探头探脑地让宠物在公车车窗外招摇过市,群众会怎么想,市民会怎么看?更叫人心存疑虑的是:公车监督这么多年过去,宠物搭车连瓜田李下都无须避嫌了吗?那么,司机为什么没有匿名举报、“乘客”为何胆大包天?
2014年始,全国范围的公车改革启动。回头来看,这些年,各地在改革的议题中,纷纷主动自觉加大了监督的戏码。比如近日,北京市公车改革办向媒体披露,为了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北京全市8万余辆公务用车全部统一车窗标识,年内公务用车将全部安装北斗定位终端,非工作时段用车将自动报警,市民拨打“12345”举报的违规用车线索将直接转到纪检监察部门等等。应该说这些举措都很有创意,执行下来也很有效果,不过,离“透明厨房”般明厨亮灶,敞开给市民看的终极监督,还有不短的距离。
这些年,“车轮上的腐败”收敛了不少,公车改革也为地方财政省下不少钱。只是,对于公车私用等顽疾,要实现手到病除的理想效果,仍有待稳打稳扎、照进现实。在这个问题上,除了继续削减公车数量、货币购买服务等路径之外,恐怕还要在公共监督上细化技术和程序,比如从制度安排上强化司机监督责任,或像网约车一样在公务车内安装互联网视频监控等。只有真正让公务车最大化地晾晒在阳光之下,私用的恶习才能遏止,滥用的惯性才会终结。
一只坐上公务车的宠物狗,对于瓶颈期的公车改革来说,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友情提醒。
文/邓海建
来源:红网
作者:邓海建
编辑:张瑜 实习生 程昱媛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