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回来吧,老师家访制!

来源:红网 作者:王红峰 编辑:王俞 2018-09-21 23:03:51
时刻新闻
—分享—

  日前,北京市教委、首都精神文明办和北京市妇联印发的《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全市中小学要建立家长学校,实现建校率达100%。《实施意见》要求,中小学要健全教师家访长效机制,通过考核和激励等方式,鼓励支持学校干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入户实地家访。对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学校教师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入户实地家访,入户实地家访要做到随访与定访相结合。(9月21日《新京报》)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不禁发声:回来吧,老师家访制!

  现在有很多学校采取校访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家访被遗忘了。我儿子从小学读到高中,没有一个老师来我家里家访过。任课老师或者班主任来“家访”这种形式,在我们小时候上学的时候,似乎很通行。我还记得自己念初中时,班主任周老师来我家家访的那一幕。周老师与我促膝谈心,既肯定我的成绩,也指出我做作业“马大哈”的毛病。周老师的家访,可以说改变了我的人生。在周老师的谆谆教导和大力鼓励下,我的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并于1978年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了中专。

  亲身经历让我认为,校访是不能替代家访的。老师要了解学生课堂以外的情况,还是家访好。成绩拔尖的学生和成绩比较差这“两头”的学生特别需要老师家访,因为这两类学生的心理通常更为脆弱。有老师认为,现在的家长们都很忙,老师面临的工作压力也很大。家访要一次次约时间、要协调,回头看来沟通交流的效率并不高。既然现在有这么多的交流手段可以用,干嘛非要盯着传统家访呢?其实,家访更容易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也是老师学校了解孩子、孩子了解老师、家长进一步了解自己孩子的有效载体,是老师家长群、家长会、校讯通等交流手段所不能代替的。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过程中要充满爱和期待,如果把一份爱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传统家访并不过时,在现在这个年代更需要。因为现在不少家长平时工作很忙,很少时间去关注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尽管每学期学校都会开家长会,但老师不可能在当时跟每一个家长都说得很详细。期待更多的老师来到学生的家庭,把对学生的关爱带进家庭,让学生在老师无形的关爱中茁壮成长。

  文/王红峰

来源:红网

作者:王红峰

编辑:王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9/21/473543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