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理性看待出国游遇到的“糟心事”

来源:红网 作者:王传合 编辑:田德政 2018-09-26 21:46:40
时刻新闻
—分享—

  近年来,中国游客在国外的举动备受关注,一些不文明行为遭到国人的贬斥。虽然各方对“中国游客瑞典受辱”事件看法不一,但又重新引发讨论:国人如何在国外文明旅游,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且不损害国家形象?(9月25日中国网)

  近日,游客曾先生一家在瑞典的遭遇可谓是一波三折,先是瑞典警察粗暴执法让人质疑,接下来瑞典电视台一段辱华视频引发众怒。几经周折发酵,这起看似简单的游客出国旅游偶然事件,已经不是单纯的旅游舆情问题,而是与民族情绪紧密联系在一起。笔者以为,越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越是要理性看待出国游遇到的“糟心事”,对游客曾先生一家遭受瑞典警察粗暴对待事件,既不必大惊小怪,亦无须过度解读,换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或许更有益处。

  毋庸讳言,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际交往的日益广泛,出国旅游已经成为国民一种生活时尚,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地域差别及生活习俗不同等原因,在旅游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必然会日益增多,由此引发的各类糟心事也会时有发生。为此,对出国旅游遇到问题和矛盾无须回避,应当公正、理性地看待这些问题,尤其是媒体,更要抱着客观、理性、平和的心态引导公众情绪,切不可推波助澜、火上浇油。瑞典电视台一段辱华视频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作为公共电视台,这家电视台发表的针对当事人乃至所属国的侮辱言论,不仅有悖于媒体的客观公正原则,而且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还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去领略异国的旖旎风光。然而,我国旅游者的形象,却并不尽如人意,旅游中发生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不仅引发了游客与旅游地之间的矛盾,而且影响了国家整体形象。比如说此次去瑞典游客当事曾先生接受媒体采访时亦坦诚,他在街上确实有大声抗议、喊叫等,并有向前扑倒等“失去理智情况下的举动”。

  笔者之所以列举曾先生的陈述,并没有把责任归结于曾先生的意思,只是用以说明,在出境旅游途中,由于地域差别和文化差异,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矛盾。作为一名游客,遵守当地公序良俗,文明出行,是游客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素养,我们的言行举止,不仅体现了自身的基本道德素养,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一旦遇到糟心事,理智地看待或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减少和摆脱诸如此类的旅游困境,除了要多了解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和地域习俗外,还要在强化公民自律意识、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多下功夫,要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作为己任,把文明旅游时刻放在心上。唯有如此,才能妥善处理好出国旅游中出现的糟心事,用旅游推动民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文/王传合

来源:红网

作者:王传合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8/09/26/473816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